劉玉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國家治理之魂。于民政而言,也不例外。新形勢、新方位,推進民政文化建設,必將進一步凝聚民政干部職工開創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強大合力。 夯實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就為什么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文化強國、怎樣建設文化強國,提出一系列原創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指引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有效開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重大政治任務,全面把握其中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深刻把握蘊含其中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使之成為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定盤星、度量衡。 把牢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的價值觀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精神,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健全“最美”系列民政人物發現、選樹、宣傳、褒獎長效機制,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關愛先進的濃厚氛圍,推動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風尚。把學雷鋒和志愿服務結合起來,全面深化“五社三站”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和實踐探索。強化對社會組織非營利性監管和信用監管,持續推進非法社會組織常態化治理,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倡導移風易俗,常態化推進村(社區)掃黑除惡,培育文明鄉風和淳樸民風。 強化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的中華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要善于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民政業務工作貫通起來、同民政干部職工的共同價值觀融通起來,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之成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啟示、創新發展民政工作的啟迪、建設民政文化的啟發。要挖掘民政傳統文化時代價值,堅持以“敬”為榮、傳承孝道文化,堅持以“和”為貴、繁榮社區文化,堅持以“助”為樂、弘揚慈善文化,堅持以“合”為本、發展社團文化,堅持以“史”為源、保護地名文化,堅持以“儉”為尚、拓展婚俗文化,堅持以“安”為先、創新殯葬文化。推進優秀民政文化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使之更加符合時代要求,引領時代潮流,進一步展示民政部門新形象,提升民政事業社會公信力。 突出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的民政理念內涵。長期以來,民政干部職工圍繞“為民愛民”主題,提出了“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等工作理念,涵養了悲天憫人、慈心大愛的真摯情懷,生動詮釋了黨的根本宗旨。踏上新征程,要自覺踐行民政工作理念,瞄準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推進民政事業,使各項民政工作更好體現黨的初心使命,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要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以及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廣泛宣傳民政系統中把服務對象當親人,傳遞溫暖、點亮希望的典型事跡,動員和激勵廣大民政干部扎根民政沃土,展現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 謀好民政文化建設與民政事業發展融促文章。文化興則事業興、事業強則文化旺。堅持文化引領,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完善工作機制,用“軟實力”鼓足發展“精氣神”,深挖民政文化“富礦”,持續推動文化賦能民政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民政事業發展新局面。 文化是旗幟、是方向。建設新時代民政文化必須與民政事業發展奮斗目標結合起來,號召民政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波瀾壯闊的民政偉大實踐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是精神、是境界。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新時代民政文化要圍繞人民需求做文章,找出反映人民心聲的最大公約數,畫出人民幸福的最大同心圓,融合繪織人民群眾康樂安詳的美好愿景,引領全體民政干部職工同心同德、團結奮斗。 文化是動力、是形象。有文化才會厚重自信、行穩致遠、長盛不衰。要堅持以文立德、以文化人,聚焦民政干部自身能力建設,突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政治底氣,全面打造民政金名片,持續激發民政干部職工的創造力、戰斗力。 文化是無形資產、是軟實力。新時代民政文化建設要堅持以文化塑造民政業務、以業務發展彰顯文化內涵,堅持以文融事、以文興業,推動文化和業務工作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打造獨具魅力的民政業務發展品牌。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