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蔣海東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緊緊圍繞養老服務發展的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規范先行、質量為本,深入開展養老服務10個現實問題研究和養老服務規范提質活動,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開展現實問題研究,突破養老服務發展瓶頸 確定問題明確目標。堅持需求牽引,從養老服務發展所需、改革所急、群眾所憂、機構所盼的問題入手,梳理出養老機構入住率不高、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活力不足、養老服務資金支出率偏低、公建民營機構管理不規范、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可持續運營難、鄉鎮敬老院財務管理不規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生活保障不好、農村互助養老五保村“去留困境”、農村養老服務短板、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短缺等10個現實問題,自治區民政廳印發養老服務發展現實問題研究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時間部署、推進措施等。 深入調研找準癥結。各地以10個問題為重點,深入組織調研,摸清底數、找準問題、解剖麻雀,逐個分析原因。自治區民政廳派出4個調研組,指導和督促各地開展研究工作。調研組深入養老機構和街道、鄉鎮、社區、農村一線,采取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法組織問題調研;開展橫向聯動調研,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開展調研30余次;加強相關政策研究,確保提出的措施建議符合實際、切實可行。自治區民政廳召開現實問題研究專題推進會,在抓好面上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南寧、柳州、桂林、玉林、欽州等地圍繞“優化公辦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管理提高入住率、規范公建民營機構委托經營和支持民辦養老機構可持續運營、探索醫養結合創新模式、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增強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活力、統籌城鄉資源創新農村養老服務模式”進行試點探索。 破解難題推動改革。各地對調研發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找準癥結,形成問題清單,分類施策形成解決清單。針對共性、普遍性問題,各地先后推動出臺7項政策措施;對民政部門不能夠解決的問題,各地提請黨委、政府出臺政策3項;2項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問題,納入當地改革任務。自治區組織召開全區研究成果交流會,總結推廣部分市3項研究成果。 聚焦養老服務主要矛盾,增加基礎性普惠型服務供給 找準養老服務領域主要矛盾。自治區養老服務領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與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自治區以解決主要矛盾為突破口,帶動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養老床位“一床難求”與“空置率高”的矛盾、服務質量提升與人才短缺的矛盾等次要矛盾。通過政府、市場、行業組織共同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服務供給,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養老問題,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圍繞主要矛盾提升基本服務供給能力。科學處理好養老服務當前需求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自治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基于中長期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環境條件,從養老服務設施、人才、醫養資源、信息化等方面發力,科學統籌城鄉和區域養老設施規劃布局,合理確定養老設施建設規模,努力實現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公平可及。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合理確定養老設施建設規模,既防止項目“小散遠”,機構建成后老年人不想去、運營方不愿租,也防止項目“貪大求洋”,機構建成后企業租賃運營負擔過重,導致價格過高。 圍繞主要矛盾優化養老行業管理。民政部門指導養老服務機構聚焦主要矛盾,找準企業發展定位,科學謀劃預期目標,適度控制運營成本,合理確定價格收費,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協會在引導行業發展、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制定團體標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維護養老行業良好聲譽。近兩年來,自治區積極推動106家養老機構參與等級評定,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領的品牌樣板;制定13項養老服務地方標準,推動引導養老服務機構按標準抓建設管理和運營服務。 深入開展規范提質活動,大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抓點帶面、示范引領。在全區開展養老服務質量提升“三個一百”示范工程,區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老年人需求,培育建設100個示范性養老機構、100個示范性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100個示范性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探索養老服務的建設標準、服務質量、運營模式,打造一批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示范項目,引領和帶動全區養老服務質量邁上新臺階。 健全制度、規范提質。自治區民政廳制訂《養老服務“規范提質年”工作方案》,重點規范養老設施規劃編制、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養老設施公建民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等6個方面15項內容,分層分類制定養老服務規范提質管理工作指南10個,通過規范化建設,解決一批問題,消除一批淤點堵點,化解一批風險隱患,努力建設黨和政府重視關心、社會家人放心、老人安心舒心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打響“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品牌。 規范整治、優化環境。自治區民政廳委托第三方組織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每年隨機抽取100家以上養老機構進行實地排查,各地每年抽檢比例不低于30%,及時建立隱患整治清單,制訂整改方案。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全區廣泛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4600余次,參與群眾達38.6萬余人次,共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1.2萬個,將17家養老服務場所納入風險管控名單并完成問題整治。自治區民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養老機構預付費管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防范和處置等辦法,建立長效機制,營造防詐反詐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