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趨勢的特點,如何應對形勢、做好養老服務工作?今年以來,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圍繞激發養老服務發展新活力、釋放養老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數智化養老新生態三個維度,精心打造了智慧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數字化平臺——北京養老服務網,徹底解決養老服務信息不對稱、供需匹配不精準的難題。該平臺呈現最新最全的養老服務主體、產品、服務政策與資訊等,真正實現了養老服務“一網通查”、服務信息“一網展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服務訴求“一網通答”,開啟了“北京養老”的新篇章。 ■ 解決“去哪里找?” 一網展現,讓“找”不再難 今年68歲的吳女士,住在豐臺區花鄉街道。獨自一人生活的她,最近幾年在買菜、做飯方面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吃飯難”成了她居家養老的大難題。聽說北京市開通了養老服務網,吳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開了網頁,沒想到很快就找到一處離家幾百米的養老助餐點——康潤家園東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我們這里的老年餐標準是8元1份素菜、15元1份葷菜,都是少鹽、少油、少糖的營養配餐……”聽到工作人員的介紹,吳女士很滿意,決定這幾天就去助餐點實地考察一下。 記者了解到,北京養老服務網上線后流量持續上升。據統計,網站上線第一天的訪問量就達144.8萬次,注冊用戶1244人,同步上線的北京養老服務網小程序訪問量達13.23萬次。截至7月4日24時,網站及小程序累計訪問量已達206.2萬次、注冊用戶4120人。 作為一個全新的養老服務窗口,如何讓老年人準確地找到網址、登錄網址呢?記者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北京養老服務網”后,在首頁看到了網站入口,旁邊還有一個寫著“官方”二字的藍色標簽。據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漢橋介紹,為確保老年人找得到、找得對,民政部門提前安排解決,確保網站能夠在搜索引擎中始終排在顯要位置。 為進一步方便老年人使用,手機端小程序“北京養老服務網”同步上線,老年人打開手機即可使用網站所有服務功能。記者了解到,無論是網頁還是小程序,都專門設計了老年“關懷版”和普通“標準版”一鍵切換功能,還充分考慮到視覺色彩、功能需求、入口位置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 養老服務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為打通廣大老年人與各類養老服務資源的溝通渠道,北京養老服務網還特別設置了24小時智能在線客服和400電話座席客服,幫助老年人用最習慣的電話溝通方式,了解養老服務政策、咨詢難點問題。在此基礎上,網站單獨設置了“投訴建議”功能板塊,用戶可針對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機構收費、養老機構安全、老年人失能評估、辦理養老助殘卡等10類問題提出投訴和建議,幫助養老服務機構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 解決“能找到什么?” 一網通查,海量信息任意搜 573家備案養老機構、11.3萬張養老機構床位、1466家養老服務驛站、1473家養老助餐點……在北京養老服務網首頁,這些數字清晰可見,并實現了實時動態更新。 為解決養老服務長期存在的服務信息找不全、服務產品買不好、服務資源尋不到等方面的問題,北京養老服務網匯集了養老機構、床位、養老服務驛站、助餐點等養老資源的詳情,并將老年人及家屬最關心的“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養老助餐、在線辦事”四類關鍵服務項目放在了首頁明顯位置,實現了從“查找”“預約”到“咨詢”“辦理”的一站式、全過程服務,方便老年人隨時隨地了解“家門口”的養老服務資源。 ——在“居家養老”功能模塊實現了便捷“找服務”,老年人及家屬可在線上瀏覽并訂購居家養老綜合示范中心提供的居家照護、助潔、助醫等13類、98項居家養老服務,也可查詢全市1469家養老服務驛站,就近就便享受線下助餐、助浴等助老服務。 ——在“機構養老”功能模塊實現了精確“找機構”,老年人可通過檢索養老機構所屬區域、機構性質、床位規模、收費價格、服務星級等多個條件,在全市573家養老機構范圍內定向查詢到心儀機構。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某家養老機構,還可在線瀏覽機構全景展示,通過機構房態圖、床位數等信息,實時了解機構入住情況,隨時線上預約實地參觀,省去以往繁瑣程序及漫長等待。 ——在“養老助餐”功能模塊實現了線上線下“找餐桌”,老年人或家屬可查找評價好、菜品全、性價比高的養老助餐點,部分助餐點還支持在線點餐下單,讓老年人足不出戶也可貨比三家,訂購物美價廉、營養均衡的“暖心飯”。 此外,網站還集成了多個特色養老服務欄目和產業發展板塊,用于拓展服務有保障、價格普惠化的優質養老服務商,在強化供需精準對接的基礎上,培育養老消費增長點,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銜接互動,形成供需兩旺的產業發展良好格局。如在“適老化產品”板塊,收錄展示了數十種常見的適老化產品,幫助老年人及家屬系統了解適老化產品功能、價格等信息;在“養老課堂”板塊,提供康復護理、照護知識、專業課程、實用技巧4大類近30項免費學習資源,方便養老服務人才及重度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等人群自助學習。 記者在“養老機構”一欄中查詢到,北京市目前有12家五星級養老機構,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市屬綜合性公辦公營養老機構,目前有在院老人500多位。“對于養老機構來說,北京養老服務網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行業的最新政策信息,進一步促進機構的高質量發展,還可以讓我們全方位了解到京津冀養老機構的服務情況,搭建了行業間交流學習的平臺。”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強說。 ■ 解決“供需如何對接?” 一網通聯,多元需求精準匹配 “北京市海淀區和熹會老年公寓,招聘護理員,負責養老機構住養長者的日常生活照料”“北京奧瑞嘉餐飲有限公司是以研發和經營營養餐為主體的標準化食品加工中心,可提供老年營養餐制作”…… 在北京養老服務網,像這樣的供需信息有很多。網站除了可為老年人及家屬提供信息查詢、政策咨詢、購買養老服務與產品等服務事項外,還可滿足養老服務企業、養老護理人才、養老服務志愿者等其他類型用戶的不同需求。 養老服務市場主體可在網站展現機構信息、服務能力,通過“我要合作”尋找合作資源、通過“我要招聘”發布人才招聘信息等;養老護理員、養老服務專業高校畢業生等各類專業人才可通過網站的“我要求職”功能向養老服務機構投遞簡歷,在“養老課堂”中學習養老服務技能,通過“養老政策”板塊了解養老服務政策標準;養老服務志愿者可通過網站查找服務項目、展示志愿服務風采;市、區兩級行業主管部門可通過網站監管養老服務市場主體行為、引導養老行業科學合理發展、優化養老服務政策制定。 此外,網站還特別設置了“京津冀養老”板塊,及時發布京津冀養老服務政策,全面展示天津、河北的優質養老機構詳情,重點推介環京周邊養老服務項目,助力京津冀養老服務資源對接共享,推進京津冀養老機構資質互認、標準互通、監管協同,實現三地優質養老服務信息資源實時發布、同步共享。 在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公益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崔煒看來,北京市養老服務網聚焦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無論是機構養老還是社區居家養老,都有充分的展示和豐富的選擇,讓老年人及家屬能夠很好地了解服務內容、費用等關鍵信息,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同時,從供給角度來看,網站聚焦養老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及養老人才的培養,成為了鏈接供需的平臺和樞紐,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招聘養老服務人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