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劉襯興是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的一名“雙百”社工,走村入戶發現群眾困難是她的一項重要職責。在一次走訪經過一處出租屋時,她聽到屋里傳出孩子的哭聲。走近窗戶一看,發現一名五六歲的小男孩坐在家中哭泣,家門被反鎖。劉襯興立即通過網格員聯系到小男孩的監護人。小男孩的奶奶趕回家后說,孩子的父親因一場意外不幸去世,目前家里的生活主要靠孩子母親打零工和她撿廢品維持。“因為家里收入少、經濟困難,孩子也無法上幼兒園。”了解這一情況后,劉襯興立即聯系石碣鎮“民生大莞家”的工作人員,通過鎮慈善會的“民生微心愿”專項資金,對這家人給予2000元的臨時救助,同時為小男孩申請了“碣出助學”項目,幫其順利進入幼兒園。 這是東莞市“民生大莞家”攜手社會力量解決群眾困難的一個縮影。東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0年推出并實施“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以來,東莞市聚集群眾在生活、醫療、教育、住房、就業、養老等方面的急難問題,以最快的速度“讓群眾的煩惱在家門口解決”。其中,“民生大莞家”中的“莞家直達”項目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力量共同參與民生訴求的收集、處理和反饋,以“五社聯動”方式構建起多元參與、和諧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第一時間發現群眾困難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發現、處理、解決各類民生訴求的前哨端口。東莞市“民生大莞家”以社區作為實施主體,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雙百”社工服務站等各類站點作為載體,以社區工作者、網格員、輔警等力量作為抓手,充分調動社區人力物力,第一時間摸排民生訴求,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措施,第一時間反饋處理結果,實現民生訴求摸排往前移、訴求響應往前靠,建立起民生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快速響應機制。 在大力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的同時,東莞市民政局同步推出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和“莞愛志愿服務”2個民生服務品牌,為“民生大莞家”提供人力支持。目前,全市有“雙百”社工近700人,服務站點遍及所有村(社區),他們以腳步丈量社區、以服務刻畫地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地摸排群眾困難和訴求。“雙百”社工還積極組建、整合起多支“莞愛志愿服務”隊伍,共同收集各類困難民生訴求,通過“民生大莞家”中的“莞家速遞”“莞家直達”“莞家驛站”等,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事,將兜底性民生保障落實到“最后一米”。 多力量實施綜合幫扶 為推動引導更多有能力、有資源的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熱心群眾參與到“民生大莞家”服務項目中,東莞市建立起全鏈條式的社會力量幫扶機制,實現社會力量與民生訴求項目的精準對接。 建立“愛心資源庫”。東莞市民政部門聯合各鎮(街)慈善會(慈善基金會)、社會組織總會、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共建“民生大莞家”愛心資源庫,對有意向助力民生事業發展的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熱心市民進行登記備案,儲備解決民生訴求的力量。 搭建慈善認領平臺。市民政局在政府門戶網站、市慈善會在官網上設置“民生大莞家”公益專欄,通過線上認領、線下推介、項目合作等方式,組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認領“民生大莞家”服務項目。 健全資金投入機制。從2020年起,東莞市財政每年安排“民生大莞家”項目資金1.05億元、市慈善會每年投入2100萬元,各鎮(街)也按比例落實配套資金并不定期組織社會資金注入,形成項目資金的“蓄水池”,專項用于“民生大莞家”項目辦理,建立起財政資金、慈善資金、社會資金等多方投入的資金保障機制。 實施社會參與激勵機制。對參與認領“民生大莞家”服務項目的愛心企業、社會組織,東莞市通過稅收優惠、慈善義舉公榜、頒發證書等給予表彰獎勵。截至目前,全市共吸引1900余家愛心企業、社會組織以及熱心市民加入“民生大莞家”愛心資源庫,4716個“民生微心愿”通過社會力量得到解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市將持續發力做大做強“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進一步健全“五社聯動”服務聯系群眾機制,推動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