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時間能帶走的是在一起的日子,卻帶不走珍貴的經歷和回憶。”參加2023年“滬蒙情深 ‘童’看上海”主題夏令營活動的小營員們這樣分享自己的感受。 繼2021年上海市民政局與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攜手組織“滬蒙情深 ‘童’看上海”主題夏令營活動之后,今年8月1日,該主題夏令營活動再次在上海啟動,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兒童福利院的24名兒童來到上海,與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互動交流,體驗磁懸浮列車,漫步豫園、南京路、朱家角古鎮,游覽黃浦江、外灘,參觀中共一大紀念館、自然博物館、城市規劃館,暢游海洋公園、動物園。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讓這些來自草原的孩子興趣盎然、念念不忘。 對于這些孩子而言,上海是新鮮的、是奇妙的,是震撼的、是值得留戀的。盡管出發前他們多次想象過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但真正到了上海,他們還是被這里的繁華與美麗激發出了無數的情愫。 赤峰市兒童福利院的張煊一用秀氣的字記錄下這次旅程:“夏令營讓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的誕生,了解了海洋生物的許多知識,還知道了博物館里那些奇怪名字的由來,也領略到了上海著名建筑的雄偉和魅力,這些無不使我們震撼!” 錫林郭勒盟兒童福利院的護艷紅對朱家角古鎮最難忘。她講述,漫步那里的放生橋,橋階平整又適足,站在橋中央,一眼向湖面望去,掛著漁網的船只靜靜地在水面上漂蕩著,橋兩頭的石榴樹上,結著青綠與淡紅相染的石榴,遠處小巷里坐落著幾家奶茶店和咖啡店,讓本就迷人的湖景更添一份旖旎。那一刻的護艷紅被眼前現代與古樸交織的景色吸引了,她形容:“那是大城市溫柔輕松的面孔,讓人看一眼便難以忘記。” 令這些孩子久久回味的還有東方明珠的高大雄偉,用他們的話說是“眼見著其塔尖高聳入云,璀璨的光彩若隱若現,美麗極了”;海洋公園里,“企鵝在水里搖擺、白鯨在跳舞、海豚跳著花式動作和人互動、淘氣的虎鯨用那龐大的尾巴濺了大家一身水”;中共一大紀念館里,“一件件文物、一份份史料,開啟了大家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大門”…… “上海的繁榮彰顯了中國的強盛、人民的安康,這是新時代幸福生活的最好見證。自己要好好學習,將來接過建設祖國重任的接力棒。”小營員包慧宇參加活動后的講述,道出了全體孩子的心聲。 夏令營活動讓草原孩子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撒播了民族團結、友愛互助的種子,在兩地少年兒童的心中深深鑄牢“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共同體意識。 海有多寬,情就有多廣。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到一段感人的故事——“三千孤兒入內蒙”。為傳承這段歷史佳話,滬蒙兩地民政部門深入貫徹兩地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了《進一步深化兩地兒童福利領域合作交流協議》,明確從機構結對、培訓交流、項目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合作,助力內蒙古兒童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此后,兩地民政部門聯合舉辦內蒙古自治區孤殘兒童護理員培訓班,就兒童福利機構運營管理、社工培訓、孤殘兒童康復護理、特殊兒童教育、青少年職業教育等開展培訓,助力提升孤殘兒童護理員職業技能,推進自治區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體系建設。 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分別與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烏蘭察布市兒童福利院簽署協議,結為“姐妹院”,從培訓、管理、服務、康復、教育等多方面精準對接、緊密合作,不斷提升兒童福利院的養治康教專業服務能力。 上海市8家基金會結對幫扶內蒙古自治區8家兒童福利機構,自2021年起的5年時間里,通過設立專項資金、開展幫扶項目的方式,為受助兒童福利機構援助物資、提供服務,幫助改善基礎設施設備,提供專業支持,提高兒童生活、醫療、康復和教育水平。截至目前,各基金會已累計為內蒙古自治區兒童福利機構提供幫扶資金320萬元。 愛的遼闊跨越山海。新冠疫情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攜手自治區慈善總會、內蒙古蒙牛公益基金會為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等機構捐贈價值50萬元的牛奶等物資,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為烏蘭察布市兒童福利院捐贈N95口罩2萬只、抗原檢測試劑1.3萬支,用實際行動詮釋“山海不為遠,滬蒙一家親”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