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雷 耀 “我也是一名殘疾人,當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時,我的心就會痛,因為我懂他們,愿竭盡所能去幫助他們。”這是湖北省巴東縣茶店子鎮民政辦主任稅莉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先天性左手缺失的稅莉,不僅是茶店子鎮民政辦主任,還是鎮福利院院長、鎮殘聯主席,老、弱、病、殘、幼、孤、婦等群體都是她的服務對象。多年來,稅莉始終秉持以一顆“公心”履職盡責、一顆“誠心”為人處世、一顆“善心”服務百姓。今年6月,她被評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強追夢人”。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她還先后獲得過多項榮譽,但在她的心里,最崇高的榮譽就是——所有服務對象都把她當家人。 用心呵護“一老一小” 2017年9月,稅莉通過考試從州直單位到鄉鎮工作。2019年4月初,她被安排到茶店子鎮民政辦工作。到新崗位后,稅莉認真學習民政政策,積極參加業務培訓,遇到不懂的就第一時間請教,遇到復雜、棘手的政策和法律問題時,還向人社、醫保、住建、司法等相關部門咨詢。就這樣,稅莉很快掌握了民政政策,在入戶核查走訪中,詢問家庭情況、分析致困原因、了解訴求,幫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到鎮民政辦工作的第二個月,稅莉得知鎮里有一位88歲高齡的老人,老伴兒過世多年,養子也已去世,45歲的孫子沒結婚、無正當職業,整天沉迷于打牌,還把老人的錢拿去還債。稅莉第一時間組織開展入戶核查,了解清楚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家庭實際情況后,向縣民政局、鎮司法所咨詢相關政策和規定,為老人落實了特困供養政策,并安排她入住鎮福利院。如今4年多過去了,92歲的老人成為了鎮福利院最長壽的老人。 在關愛老人的同時,稅莉還特別關注鎮里的困境兒童。11歲的唐唐(化名)家住向家灣村,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她與65歲的奶奶相依為命。2019年7月,唐唐因骨瘤導致手臂骨折,急需手術治療,高昂的手術費讓奶奶十分為難。稅莉得知后,馬上申請啟動急難型臨時救助程序,為唐唐解決了住院難題。稅莉又積極協調巴東縣慈善總會,發起慈善醫療眾籌項目,籌得善款2.08萬元,為唐唐解決了手術費及后期治療費用。唐唐住院治療期間,稅莉多次去醫院看望,還送給她一本高爾基的《童年》,鼓勵她自強不息。 全方位救助低保家庭 “做民政工作既要心軟又要心硬。”稅莉告訴記者,這是一位在鄉鎮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傳授給她的經驗之談,對待困難群眾要心軟,盡一切可能落實政策;對沒有政策依據想鉆政策空子的人要心硬,曉之以理、耐心勸說。這一條工作經驗,稅莉始終銘于心、踐于行。 三坪村汪某家有5口人,妻子因腦中風導致肢體一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會說話。他的父親已經80多歲,患有風濕病,無勞動能力。2021年,汪某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兒子考上了高中。作為家中頂梁柱的汪某,為照顧妻子和父親,只能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微薄。鎮民政辦入戶核實后,根據汪某家庭收入情況落實了整戶低保政策,汪某家每月有了2000元的低保金。在兩個孩子開學前,落實了5700多元的臨時救助金。稅莉還幫助兩個孩子爭取到了慈善基金會和愛心企業的教育資助,落實救助金2.8萬元。此外,汪某的妻子每月可領取殘疾人兩項補貼,父親可領取高齡津貼。就這樣,汪某一家的基本生活和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有了保障。從落實整戶低保、臨時救助政策,到配送輪椅、拐杖等輔具并進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再到鏈接公益組織開展教育幫扶,鎮民政辦統籌各類救助政策和力量對汪某家進行了全方位的救助幫扶。 通過在日常工作中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稅莉認識到民政工作的重要性和身上肩負的責任。“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和落實的小事,是關系困難群眾生活的大事。”她說,“我的工作雖然繁瑣而平凡,卻充滿溫度,是不可替代的。” 科學研判讓救助更精準 家住集鎮的劉某患有癌癥,因住院和化療導致醫療支出費用很高,他想申請低保。經過入戶核查和大數據比對發現,劉某在集鎮有兩套以上產權住房,他和兒子名下分別有1輛消費性車輛,不符合救助政策。鎮民政辦退回了他的低保申請,并耐心做好溝通和解釋工作。后來,根據劉某家有大額醫療開支的實際情況,鎮民政辦提請鎮黨委班子會議研究,按照相關政策為他落實了5000元的慈善救助。 在稅莉看來,民政干部的身份特別像醫生,面對群眾時需要“望、聞、問、切”。通過觀察和詢問,大致判斷群眾的消費能力和習慣;通過詢問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住房情況等,了解群眾家庭收入及支出情況;通過觀察住房情況,判斷家庭成員的勤勞程度和勞動能力;通過了解子女就業、收入及回家探望等情況,判斷子女的贍養能力。同時,根據疾病診斷證明、收入證明、支出票據等材料,并通過家庭經濟狀況大數據比對,綜合評定、開具“處方”——符合政策條件的,落實低保、特困、臨時救助、慈善救助、殘疾人補貼等相應政策,必要時與相關部門或組織對接開展“轉介治療”或服務。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奔走在茶店子山水之間的稅莉,就是老百姓心中美麗的牡丹,她的顏色、她的芬芳,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