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月 中國SOS兒童村是我國政府和國際SOS兒童村組織合作的救助孤兒的公益機構。30多年來,全國10所SOS兒童村收養、撫育了大批失去父母和家庭關愛的兒童。據中國SOS兒童村協會統計,2012年至2021年,居住在SOS兒童村的孤困兒童連續十年高考升學率100%。今年,煙臺SOS兒童村考出1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和15名大專高職生,他們相繼走進大學校園,開啟人生的嶄新階段。 夢想照進現實 今年夏天對于小石頭(化名)來說,意義非同尋常——以606分的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在打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覺得夢想照進了現實。 小石頭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兒童村的家庭媽媽,感謝她一直以來的悉心教育和溫暖陪伴。 因家庭變故,小石頭從小被送到煙臺SOS兒童村,來到杜永潔媽媽的家庭。當時,他調皮淘氣、學習成績不理想,讓杜永潔很頭疼。 對于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如何建立值得信任的情感連接并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杜永潔一直在思考學習。在杜永潔看來,一個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才背后,總有一個溫馨和諧、成長型的家庭氛圍。這恰與中國SOS兒童村倡導的公益理念契合——“讓每個孩子擁有有愛的家”。 從衣食住行到學習成績,杜永潔處處為孩子著想,為他們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培養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大學的小石頭,最想感謝的是他的杜媽媽。小石頭說:“杜媽媽教會我什么是愛、如何去愛,還教會我做人的道理。與杜媽媽相處的12年,是一段幸福的時光,能夠在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長大,讓我感到很幸運。” 小石頭表示,考上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大學生活很新鮮,自己今后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爭取本科畢業后繼續深造。 立志教書育人 和小石頭同村的燕子(化名)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試中,順利被填報的第一志愿——揚州大學錄取。她最想感謝的人,同樣是兒童村的家庭媽媽。 “媽媽總是無微不至地呵護我,很感謝她這些年對我的愛。”燕子說,考研之前壓力很大,媽媽就陪在她身邊,為她排解煩躁的情緒;生病的時候,媽媽會為她燉梨湯;得知研究生考試分數的時候,媽媽甚至比自己都開心。 回憶起在兒童村的時光,燕子感到非常幸福。每天晚上,她會和家庭中的其他小伙伴一起寫作業、讀課外書,初中時還學會了拉二胡。她介紹,兒童村除了開設圖書閱覽室,購置鋼琴、架子鼓等樂器,還經常組織孩子們聽音樂會、看話劇,讓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考上研究生后,燕子有了新的目標——成為一名教師。“我希望可以去自己本科時的母校普洱學院,為偏遠地區的學生點亮希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她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