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奴給在夜市擺攤,積極面對生活。 馬阿西也經常在社工站舉辦困境兒童小組活動。圖為馬阿西也向眾人展示兒童心愿墻。 馬蘭花幫助民宿賓客搬運行李。 本報記者 張世華 從蘭州到東鄉,大巴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上,窗外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六大山梁夾著六條山溝,因此被稱為“地球的肋骨”“大山聚會的地方”。這里,曾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貧窮,曾經禁錮了這里的女性。過去,她們往往十四五歲就輟學訂婚,二十來歲成為家庭主婦,余生便“天天圍著鍋灶轉”。然而,十年間,“數字木蘭”女性公益計劃的到來,讓她們命運發生了變化。 做民宿管家:“我們也可以為自己活” 唐汪鎮馬巷村,群山環拱、川原開闊,一座現代簡約風格的“白房子”坐落于此,內設8套LOFT小院。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唐蕃云舍民宿,全國甲級民宿,25歲的馬蘭花是這里的民宿管家。 初次見到馬蘭花,她化著得體的妝容,臉上掛著暖心的微笑,落落大方地向來賓介紹民宿布局和家鄉特色。很難想象她以前見人就緊張,一說話就臉紅。 從記事起,馬蘭花就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在小學時經常跟著父母去新疆采棉花。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到了初二上學期,馬蘭花被迫輟學,不到20歲就早早嫁了人。在6年的家庭主婦生活里,她每天有干不完的家務活,回趟娘家買點兒東西都得伸手跟丈夫要錢,更談不上為自己花一分錢。馬蘭花一度覺得生活無望,“與婆婆、丈夫經常爭吵。” 馬巷村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有古老的洮河水、神秘的牛形山,還有丹霞地貌、杏樹林、紅磚塔寺。2017年在脫貧攻堅對口幫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看到該村發展鄉村文旅的優勢,便通過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這里援建了鄉村民宿。2021年,民宿開始運營。看到村里招民宿管家,馬蘭花鼓起勇氣報了名。起初,她以為就是簡單地整理屋子、做飯、打掃衛生,對于做了6年家庭主婦的自己來說肯定駕輕就熟。但很快,她發現賓客多有投訴,工作力不從心。 2021年,由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螞蟻公益基金會)主辦的“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落地甘肅,為有意愿從事民宿行業的鄉村女性開展免費培訓。得到這個消息后,馬蘭花立刻報了名。 培訓地點在蘭州市榆中縣黃河驛窯洞民宿。那是馬蘭花第一次離開家鄉。在為期6天的培訓中,她學習待人接物基本禮儀、食品安全知識、消防安全知識、客房打掃全流程標準、民宿的由來及發展等內容。讓她感觸最深的是“圍爐夜話”系列課程。“我們女性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現在在做什么,還可以做些什么?”星空下,篝火旁,在培訓師李秦華的引導下,來自甘肅各地的25位女性一步步思考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回到東鄉,同事馬阿英社發現馬蘭花整個人都變了,“精神了,氣質變了,說話做事都不一樣了。”馬蘭花將培訓所學用于民宿管家服務中,還經常制作短視頻推廣民宿。現在的她已成為村里的“明星管家”。 目前,馬蘭花在旅游旺季的月工資是2400元,淡季也有2200元。有了這份收入,馬蘭花內心變得篤定多了。“今年家里房屋裝修,我給了婆婆1萬元。”在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七八千元的東鄉,這筆錢不是小數。提及此,馬蘭花的眼中閃耀著自信的光芒。 看到了馬蘭花的改變,馬阿英社也渴望參與培訓,家里的嫂子、同村的朋友都紛紛報名。“人生短暫,總要為自己活一次。”馬阿英社說。 截至2022年底,“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已在全國7個省建立了12個培訓基地,累計培訓2000余名鄉村女性管家。2023年項目已于8月底在東鄉啟動,新一年度的培訓課程迭代升級,新增短視頻制作、直播、社群種草等數字營銷能力培訓。通過培訓,一顆顆改變的種子在鄉村女性心底生根發芽。 三次“被輟學”,她最終成為助人社工 在東鄉人的陳舊觀念里,“女子上學是無用的”。據東鄉二中副校長汪光虎回憶:“十年前初中生數量非常少,全校也就80多個學生,一個女生都沒有。現在全校學生數量已經上千人,女生數量已經達到400多人。” 這一變化得益于黨中央將教育事業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政策全面落實。作為這一政策的有益補充,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于2018年發起了“加油木蘭”——女性公益保險項目,為東鄉縣原建檔立卡女性贈送醫療和教育公益保險。教育公益保險部分資助在讀高中(含職高)和中專女生,標準為每人每學年1000元。 在遇到“加油木蘭”項目之前,馬阿西也經歷了三次輟學。 13歲時,生活在單親家庭的馬阿西也初中還未畢業,父親便強制她輟學,并為她安排了訂婚。16歲時,在政府的幫助下她重返學校。然而沒過多久,由于年邁的奶奶和兩個弟弟無人照顧,馬阿西也無奈再次輟學。17歲時,收到政府通知,馬阿西也可以到縣職高上學,但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 這一次,馬阿西也選擇向命運抗爭,她主動向校長發求助短信。校長收到短信后來到馬阿西也家中做動員工作,說服了其父親。 在職高,馬阿西也申請了“加油木蘭”公益保險,“上午通過支付寶平臺提交申請,下午1000元的補助金就到賬了。”螞蟻公益基金會項目負責人王菁了解到這個女孩的成長故事,深感她求學之路的不易,經常與她聯絡,鼓勵開導,給予心理支持。今年,馬阿西也應聘到達板鎮社工站,成為一名社工。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我的婚姻、我的成長都充滿了坎坷,但是一想到社會上還有這么多善良的人幫助我,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馬阿西也感念社會各界對她的支持和幫助,對現在的工作也有了新的理解——“接觸到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后,堅定了我成為一名社工的決心。在幫助困難老人、困境兒童的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心靈得到了療愈。” 好好活著,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 2022年8月,馬奴給被確診為宮頸癌。縣里醫生告知家人“這個病治不好”。 這無異于晴天霹靂!回到家,馬奴給把自己關在房間失聲痛哭。“我才30歲,為什么要讓我得這個病?我走后孩子們就沒有媽媽了!”考慮到治病需要大筆費用,會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馬奴給決定認命,放棄治療,只想在生命的盡頭回娘家陪伴父母。 一向疼愛女兒的馬奴給的父親卻不想認命,他帶著馬奴給前往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診。在上海,當聽到大夫的診斷——“這個病可以治好”時,父親激動地哭了。 手術費、化療費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在親戚的幫助下,加上政府的臨時救助、“水滴籌”籌集的費用,手術費得以解決。但是,手術后還有四期化療費,還能向誰借錢?全家人一籌莫展。 這時,縣婦聯副主席馬雪蓮帶來了好消息,“加油木蘭”項目為東鄉所有困難女性投保大病救助公益保險,首次確診惡性腫瘤的女性都可申請理賠,總金額為2萬元。 從申請到理賠到賬,僅用了3天時間。這筆費用幫助馬奴給順利完成四期化療。2022年12月底,馬奴給出院回家。“在我最難的時候,是好心人幫我渡過了難關。”馬奴給無比感恩。 經歷過生死關口的她,對余生很知足,“能活著就很幸運了!”手術后,馬奴給努力擺攤賺錢。她說,一定要好好活著,陪伴孩子慢慢長大,陪伴父母慢慢變老。 王菁介紹,自2018年啟動至2022年12月底,“加油木蘭”項目累計為東鄉縣近22.5萬人(次)困難女性投保,投入愛心資金385萬余元。 三位東鄉女性的成長故事只是“數字木蘭”計劃幫助的數百萬女性的冰山一角。該計劃聚焦女性成長,依托螞蟻集團技術優勢,為數字時代下的鄉村女性積極賦能。 “幫助一個女性,也是在幫助女性背后的整個家庭。一個女性的成長,至少能夠影響三代人。”螞蟻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曉晶道出了設立“數字木蘭”系列計劃的初衷。 十余年來,隨著黨和國家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慈善力量的補位,救助與發展同向發力,越來越多的鄉村女性重新綻放新時代的“她力量”。 “加油木蘭”公益保險受益人馬冰展示理賠到賬的消息。 民宿管家們學習插花技術。 在貴州省雷山縣,民宿管家們學習當地非遺文化——蠟染技術。圖為學員們展示蠟染作品。 “數字木蘭”計劃介紹 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是由螞蟻集團于2019年發起的非公募基金會,承載著用技術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為世界帶來更多普惠和發展機會的使命。基金會持續關注女性、老年人、殘障人士、青少年等群體,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及平臺力量,幫助他們獲得更多平等發展機會。 關注到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以及數字時代下女性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螞蟻集團攜手螞蟻公益基金會發起“數字木蘭”系列計劃。該系列計劃主要包括女性基礎保障類的“加油木蘭”——女性公益保險項目,就業培訓類的AI豆計劃、鄉鎮社工培訓計劃、民宿管家培訓計劃、生活老師培訓計劃等,多元發展類的“十年十億”中國女足支持計劃、鄉村校園女足追風計劃等。 “加油木蘭”——女性公益保險項目 2018年,螞蟻集團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發起“加油木蘭”——女性公益保險項目。通過為欠發達地區困難女性免費提供一份公益保險,助力改善欠發達地區女性教育、健康保障水平。 “加油木蘭”項目的幫扶對象為項目覆蓋縣原建檔立卡女性,通過免費為困難女性贈送公益保險,提升困難女性的教育、醫療保障。其中,醫療部分,保障期內首次確診惡性腫瘤(癌癥)的女性,當年可一次性獲得賠付2萬元,全身所有惡性腫瘤均可發起理賠;教育部分,資助對象為在讀高中、職業中學和中專女生,資助標準為每人1000元/學年。 依托支付寶平臺,項目資金捐給誰、捐多少、賠多少等信息會全程實時透明公示,且捐贈人和受益人可一一對應。截至2022年底,“加油木蘭”項目已累計為欠發達地區困難女性送出375萬份公益保險。其中,114 萬份由螞蟻集團通過螞蟻公益基金會定向捐贈。 除直接捐贈外,螞蟻公益基金會還充分發揮平臺功能,帶動公眾關注并支持鄉村女性。基于螞蟻莊園,2018年至今,共有8777萬網友捐贈了21.9億顆“愛心蛋”,還帶去了36.4 萬條對受益人的鼓勵留言。同時,項目基于圖像識別、區塊鏈等技術,理賠全過程均可實現在線完成,絕大多數理賠72小時即可到賬。 以甘肅省為例,截至2022年底,項目已在漳縣、東鄉縣、渭源縣、鎮原縣、舟曲縣、禮縣、積石山縣、西和縣落地,覆蓋141萬余人次困難女性。在東鄉縣,項目累計為當地22萬余人次困難女性投保,投入愛心資金近386萬元,1044人獲賠善款 206萬余元。 “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 近年來,我國民宿規模快速擴大,以民宿管家為代表的從業群體規模也迅速擴大。2022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示了18個新職業,“民宿管家”包含其中。 作為鄉村民宿的主要服務提供者,民宿管家往往身兼經營、服務、文化傳播等多重角色,對專業要求很高。然而受經濟、教育等多種因素限制,當前我國民宿管家群體在量與質上都存在不小的缺口。 2021年,螞蟻集團、螞蟻公益基金會、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等聯合發起“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面向鄉村民宿或農家樂從業一年以內和有意愿從事鄉村文旅行業的村民開展免費培訓,助力鄉村婦女就地就業的同時,為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截至2022年底,該項目已在甘肅、四川、貴州、江西、河北、湖南、河南等7省設立12個“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基地,累計培訓2000余名鄉村女性民宿管家。 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下,今年8月23日,2023年“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在甘肅東鄉啟動。相較于2022年,今年培訓內容全面升級,引入數字素養培訓,分為“木蘭普惠班”和“數字加強班”兩種班次。其中,“木蘭普惠班”側重于提升管家的基礎服務能力,為管家提供民宿行業知識、客房服務、餐飲服務、應急管理等基礎職業技能培訓;“數字加強班”側重于為管家提供短視頻制作、直播、內容制作、社群種草等數字營銷能力培訓,幫助管家提升數字素養,借助互聯網傳遞鄉村美好,推廣鄉村文旅,獲得更多資源與增收機會。同時,“數字加強班”還為學員提供為期3個月的線上指導,通過理論加實操訓練,確保每位學員能學到真本事,培訓完能直接上崗。 2023年年內,項目將在有文旅稟賦的欠發達地區,組織相關培訓超80場,培訓超2000人,重點覆蓋甘肅、陜西、四川、貴州等中西部省份。項目培訓相關費用由螞蟻集團通過螞蟻公益基金會定向捐贈。本版供圖/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