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社會救助就像給困難群眾補充營養,只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是不夠的, 還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以促進身體所需營養的全面均衡。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著力構建社會救助服務新格局,推進“物質+服務”救助,提升社會救助效能,促進了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 搭建綜合救助平臺 為了兜好底、兜牢底,盤龍區民政局建立了涵蓋醫療、住房、教育、就業、司法等部門的救助政策庫,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和政策壁壘,搭建“大救助”綜合平臺。在低收入人口認定方面,盤龍區實現部門信息深度共享,著力加強救助數據分析運用;完善監測預警功能,提升低收入人口返貧致貧監測預警能力。在醫療救助方面,對低保對象、低保邊緣戶、特困人員醫療支出每年超過2萬元,其他人員醫療自負支出每年超4萬元的情況,進行主動預警,及時跟進救助。 對于在申請專項救助方面有困難的人員,區民政局專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聯合涉及專項救助的成員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對特殊急難個案開展綜合幫扶。為了保障好主城區200多名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老人和獨居困難老人的基本生活,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將他們的信息推送至養老服務科,由養老服務科協調政府購買服務承接方,為他們提供居家照護服務。此外,區民政局還引導社區黨組織鏈接企業資源,為轄區特殊困難群眾捐資捐物,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 東華街道席子營社區居民唐福(化名),63歲,獨居,肢體二級殘疾,無住房,常年四處流浪。區民政局、街道、社區了解情況后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幫助唐福申請低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住房租賃補貼等多項救助金,如今唐福每月領到的救助金合計1114元。今年6月,區住建局為唐福申請到廉租住房,隨后街道幫他搬了家,對其生活作出了妥善安排。 在此基礎上,區民政局聚焦服務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臨時救助對象三類群體,推動街道和社區兩級健全定期探視和主動救助機制,打造生活幫扶、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溫情陪伴五大服務項目。 今年5月15日,東華街道田園路社區干部在走訪探視中了解到,74歲的居民賴阿姨獨自帶著重度殘疾的兒子生活,兒子洗澡困難。社區當即聯系了相關機構,安排護工免費幫他洗澡,并為賴阿姨和兒子申請了長護險,每周一到周五他們都可以預約上門服務。 增強基層救助能力 近年來,盤龍區把壓力化為動力,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各級信訪平臺,積極落實轉辦機制,拓寬社會救助政策咨詢服務、業務受理、投訴舉報渠道。同時,全區投入50萬元開展“五社聯動”試點項目,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等作用。 盤龍區各社區也積極開展服務類救助。鼓樓街道桃源社區有42戶生活困難的獨居老人。社區干部爭取到10萬元政府資金,為他們安裝了紅外報警器、生命體征監測器、人體移動探測報警器、一氧化碳報警器、水浸監測器等8種監測設備,守護獨居老人的安全。“社區在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設立了專項基金,面向駐區商戶、社區居民等募集善款,用于小額救助。這42戶老人使用智慧化養老設備的網絡服務費用就從專項基金里支取,網絡服務商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優惠,8項設備每人每年只需180元。”桃源社區黨委書記王芳說。 2022年,區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服務承接機構對困難居民逐戶上門走訪。機構每月向區民政局提供排查到的困難群眾救助線索,由區民政局轉交街道辦理。街道落實救助政策后,機構組織家政服務人員、醫護人員為部分特殊困難群眾提供保潔、健康體檢、用藥指導等服務。 匯聚社會力量參與救助 萬事開頭難。最初服務承接機構工作人員和困難群眾溝通不暢,就請街道干部培訓入戶探訪的溝通技巧,還把他們送到衛健、殘聯等部門和群團組織的下屬機構學習業務知識。漸漸地,員工的探訪工作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與此同時,服務承接機構還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與高校以及就業促進類社會組織的聯系,暢通招募志愿者的渠道。機構負責盤龍區民政局社會救助服務項目的負責人鄧凌翔說:“我們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到分散供養的特困老人家中定期開展暖心服務,現已累計服務困境老人700余人次。” 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群體,在就醫方面尤其需要幫扶。服務承接機構成立5個工作小組,從醫院招募專業志愿者,在困難群眾較為集中的小區、院壩多次開展免費義診活動,提供健康體檢、用藥指導等服務,今年已累計服務2500余人次。 拓東街道明通巷社區的居民普某獨居,身患多種疾病。今年7月3日,普某疾病發作,向社區求助。社區民政專干獲悉后聯系社工共同上門查看,并及時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還聯系第三方機構安排陪護人員。由于普某屬于低保對象,無力承擔住院治療費用,社區還幫助其申請了臨時救助金。 “單靠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和服務承接機構,遠不足以做好復合式社會救助,將來民政部門必須進一步幫助街道、社區和服務承接機構提升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特別要吸引更多慈善資源參與社會救助,把‘物質+服務’救助做得更精細更溫暖。” 盤龍區民政事務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李思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