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浙江義烏:打造頤養天年的幸福之城

時間: 2023-10-24 08:54   來源:中國社會報

余依萍

浙江義烏,一座“遠者來、近者悅、居者安”的世界小商品之都。近年來,該市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積極謀劃養老服務工作,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致力打造人人享有多樣化養老服務、市域一體發展的幸福頤養城市。

居家養老

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義烏市戶籍人口89.0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18.02萬人,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2.74萬人,百歲及以上老年人128人,老齡化率達20.23%。

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現在社區提供的服務很好,吃飯看病家門口就能解決;白天到老年活動中心休閑娛樂,晚上回家睡覺。”在北苑街道丹溪社區服務站,76歲的何大爺道出了不少老年人心中理想的養老方式。義烏市也正以完善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滿足著老年人的需求。

每天中午11時許,隨著稠城街道詞林社區幸福食堂里飄來的陣陣飯香,20余位老人踩著“飯點”走進食堂,聊著家常,吃著鮮香軟糯的營養餐,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廚師是專業的,飯菜選擇多、價格實惠,政府還有補貼,這個食堂辦得真好。”家住附近的傅尚武老人選了可口的菜,和老伴美美地吃上一頓。

在義烏,和傅尚武一樣得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老人不在少數。2020年,義烏市把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全覆蓋,助餐、配送餐服務實現城鄉全覆蓋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聚焦城鄉老人用餐這一“關鍵小事”,推動多元老年助餐體系建設。目前,義烏市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514家,午餐和晚餐的助餐配餐實現全覆蓋,近3萬老年人享受到政府的助餐補貼。

聚焦居家老年人的醫療問題,2019年以來,義烏市試行家庭病床服務,目前已在8個鎮(街)衛生院開設家庭病床311張,組建了134支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率94.90%;新改擴建村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5家,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探索實行“1+N+X”健康體檢模式,2022年完成65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10.31萬人次。

樂齡志愿服務隊、銀齡宣講團、奶奶議事會……義烏市各鎮(街)還打造了多個各具特色的“夕陽紅”品牌,讓老人們發揮余熱,滿足著他們的價值追求和社交需求。丹溪社區“樂齡志愿服務隊”由退休干部、老黨員以及熱心公益的老年群體組成,平均年齡65歲,他們經常在社區開展文明創建、治安巡邏等活動,并帶動著其他志愿者一起為老年人開展義診、理發、家電維修等服務。

在北苑街道丹溪社區一些獨居高齡老人的家中,還安裝了智能攝像頭、煙感報警器和門磁報警器等安防五件套,這是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街道依托“嵌入式”小微機構搭建智慧養老平臺,用數字化手段破解養老難題的生動縮影。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加持,也讓義烏的居家養老服務變得越來越智能。

機構養老

生活溫暖安穩,護理細心專業

隨著養老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專業養老機構的日益增多,讓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去接受機構專業照護,也成為不少家庭的幸福選擇。

王先生的父親在入住怡樂新村養老服務中心前,曾高價聘請保姆照顧,但每天一次上門探望和保姆的頻繁更換,讓人到中年的他疲于應付,“入住養老機構后,父親過上了溫暖穩定的集體生活,得到護理人員細心專業的照護,我們也能安心工作了。”王先生說。

“自從入住養老院后,發現自己省心不少!”89歲的王勤芝老人樂呵呵地說,她以前每天都要忙活自己和老伴兒的飲食起居,現在老兩口住在養老機構的同一個房間,吃穿都不用考慮,健康有醫生上門監測,還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遇到緊急情況,床頭的警報鈴一摁,工作人員馬上就能趕到房間。

幸福感滿滿的,還有住在丹溪康養中心的老人。在這家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里,老人們有的在曬太陽、遛彎,有的聽曲、看電視,不愿出門的,就與社工、老伙伴們一起聊聊天,這種“離家不離社區”的養老模式讓他們非常滿意。

相較于居家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更明顯的優勢在于醫養結合。位于上溪鎮百安街西側的上溪鎮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家為老年人提供生活輔助、醫療保健、休閑娛樂、文化體驗等特色服務的中高端養老服務機構。“入住這里后,再也不用醫院、養老機構兩頭跑了,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康復指導,還有生活照料服務,費用也比醫院便宜多了。”龔爺爺說。

目前,義烏市醫養結合機構有5家,設置床位3546張,其中護理型養老床位2056張,入住老人1375人;4家醫療機構為老年人設置綠色就醫通道;14家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醫護服務,占比100%。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銜接,讓“醫養互轉”正逐步實現零距離。此外,作為浙江省的長護險試點縣(市),義烏市長護險累計惠及9737人,為失能人員家庭減負2.72億元;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享受人數為3.97萬人;高齡津貼惠及2.7萬人,累計發放高齡津貼1545萬元。

“機構養老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下,近年來義烏養老機構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自2013年起,義烏市全面推進鎮(街)養老服務中心公建民營工作,在浙江省率先實現養老機構全面社會化。截至目前,共建成投用養老機構14家,養老床位6818張,每千名老人擁有機構養老床位38張,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目前,義烏市的養老機構正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基本有保障、普惠能滿足、高端有選擇”的養老多層次發展格局逐步完善。

幫扶關愛

讓晚年生活更有品質

走進義亭鎮居民樓昌高老人的家中,感應燈、墻上扶手、洗澡椅等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有了這些設備,感覺居家生活很安全,而且每個月還有助老員上門服務,讓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樓昌高老人高興地說。老人感受到的安全和便利,折射出義烏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民生溫度。

2020—2022年,義烏市連續3年完成民生實事生活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累計改造461戶。同時,通過政府出資,委托6家養老機構為全市失能等級1—3級的獨居、高齡、家庭困難老人提供每月4—8小時的養老上門服務,累計服務39.77萬單,將精準化、低成本、標準化的專業養老服務送到了老人家中。

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是義烏養老的一個特點。義烏市學習雷鋒公益協會、義烏市義點愛公益學會等社會組織持續為孤寡、獨居老人提供理發、助浴、推拿、維修電器等貼心服務;各社工站面向村(居)獨居及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敲門問需”行動,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難……在義烏,200余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為老服務活動,年均開展活動超過300場,累計惠及老年群眾3萬余人。義烏市慈善總會以公益創投的方式,積極開展項目化為老服務, 2023年投入58萬元扶持7個為老服務項目開展。

義烏市各個鎮(街)紛紛通過黨員志愿者和各種志愿服務隊為老年人開展聲樂、書法繪畫、健康講座等活動,建立起與社區的有效互動。社區社會工作者發揮專業優勢,引導孵化老年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平臺,讓他們盡己所能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實現老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