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叢永勝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模式,借力蓄能,推行便捷化“原居享老”和多元化“社區為老”服務,著力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擦亮“天福勝地·頤養文登”養老服務品牌,全面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 推動“智慧健康+養老”,讓老年人由“養老”變“享老” 文登區順應廣大老年人康養、頤養期盼,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慧平臺,實現區級—街道—社區—家庭四級智慧養老全覆蓋。 ——搭建智慧養老服務云平臺。以區政府購買服務綜合管理平臺為基礎,搭建起區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根據老年人需求類型、定位分布等情況,快速分析數據,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便捷養老服務,打造出“15分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和“24小時響應體系”,年均服務老年人27.3萬人次。 ——創建智慧康養服務模式。依托健康評估咨詢、亞健康調理、線上醫院等,打造“平臺+數據中心+功能服務”的綜合性健康養老智慧化平臺,創建“健康管理+居家服務+健康數據”三位一體的大健康管理服務中心,建成5個社區智慧康養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人性化、數字化的智慧養老服務。 ——構建智慧養老監管體系。依托智慧養老服務云平臺,采用系統化、流程化、智慧化手段對政府購買服務、家庭養老床位等實行智慧監管,避免服務人員刷單、服務時長不夠等問題;打造“智慧消防”平臺,對全區47家養老機構進行實時監測和智能風險管理,建成養老機構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匯聚平臺,實現線上巡查、遠程監管全覆蓋。 探索“物業+養老”,讓老年人享受“家門口”的暖心服務 文登區發揮物業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的優勢,破解“家門口”養老服務供給不足難題。 ——延伸物業服務,便利老年人“生活圈”。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積極推動和支持物業企業延伸服務觸角,建立“物業+養老”服務機制,承接助醫、助潔、助行等居家養老服務。今年以來,文登區42家物業企業承擔養老服務5508次,惠及老年人8262名。 ——完善便民設施,助力老年人“社交圈”。聚焦老年人精神頤養,協調組織、民政、住建等部門對接政策資源,組織外出學習,引導物業企業從改善環境、更新設施、提升功能等方面著手,盤活利用社(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打造康復輔助器具展示體驗中心和器具租賃旗艦店,為老人提供需要的康復服務。目前,全區47個社區已建成養老服務設施95個,服務老年人28.5萬人次。 ——鏈接公益資源,拓展老年人“服務圈”。聚焦老年人多樣化需求,指導物業企業入戶走訪,精準掌握老年人需求,鏈接愛心社會組織開展為老志愿服務,營造更加溫暖的社區養老環境。推動物業企業成立社工組織,招募小區愛心業主,通過睦鄰互助開展為老服務。目前,“情系夕陽·益暖文登”等80余個為老項目在全區鋪開,先后開展為老志愿服務2563場次。 拓展“機構+養老”,為老年人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文登區打破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界限,將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延伸輻射到社區、小區、家庭,探索“鏈式養老”模式,有效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連鎖化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發揮瑞云祥養老服務公司等連鎖化、規模化養老服務機構綜合優勢,創新實施“1+X+N”養老服務模式,即運營1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帶動數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組建多支養老志愿服務隊,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 ——推動機構專業服務向社區延伸。聚焦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服務需求,出臺《文登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試行)》,投入資金1600余萬元打造3處中央廚房,組建31支服務隊伍,每月為3370余名老年人提供17—60小時不等的助餐、助潔、助浴等居家上門服務,讓老年人幸福感更強、獲得感更足。 ——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將新接收的8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整體打包委托給專業養老機構運營,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積極建立供需平臺,滿足社區老人離家近、服務優、響應快的養老需求,不斷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