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晟薇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我是欣欣然志愿者俞鍵鋒,現在是‘童欣向黨’欄目時間,今天要講的是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這是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新城橋街道欣欣然親子俱樂部的黨員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紅色故事、編輯播音的“童欣向黨”紅色微廣播。 2020年以來,該俱樂部還推出“少年說黨史”、“牽手侗娃”紅色實境學等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先后獲得崇川區五星級黨建工作示范點、崇川區社會組織先進黨組織、南通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等榮譽。 近年來,崇川區民政局以提升社會組織專業能力和發展活力為重點,圍繞打造“紅社益民”黨建品牌,組織實施“四紅工程”,實現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培育發展深度融合、雙向奔赴。 實施紅色堡壘聚力工程 構筑黨建格局強定力 崇川區現有區級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園1個、街道社會組織指導中心16個、社區公益坊52個。依托“區—街—社”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三級體系,崇川區逐步建立起1個區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16個街道社會組織黨群服務站和N個社區社會組織黨群服務點,初步形成“1+16+N”的社會組織黨建服務平臺,實現社會組織和黨組織“雙孵化”、社會組織黨建與社會組織發展“雙促進”。 崇川區大力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全覆蓋,要求社會組織中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單獨成立黨組織;正式黨員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規模適當、便于管理原則成立聯合黨支部。全區現有533家社會組織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322個,應建盡建率達100%。 實施紅領培育示范工程 健全支持體系增引力 南通市崇川區仁愛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是一家擁有18名社工的5A級社會組織,5年來承接省、市、區三級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達40余個。其成就和發展得益于2019年入駐崇川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園,并參加社會組織培育“青新計劃”,重點培育優秀黨員和其他優秀工作人員。 根據社會組織的不同類型和需求,崇川區引導社會組織以黨員大會直接選舉、推薦、選派、公開招聘等多種方式,配強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同時,引導社會組織及時把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青年骨干作為黨員重點發展對象;建立激勵約束制度,每年培養一批社會工作領軍人才、選樹一批社會組織黨建優秀案例。 2022年,崇川區進一步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區委、區政府牽頭實施《崇川區社會組織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建立多元化籌資機制,為初創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的社會組織提供針對性的專業孵化指導,助力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實施紅旗引領助力工程 供給優質服務顯活力 針對轄區內部分中風老人因缺少科學康復器械和專業醫生指導而錯失康復時機的情況,2019年,崇川區和平橋街道北濠東村社區柔力球交流中心發起“康伴計劃——半失能半失智老人康復增能計劃”項目。項目連續5年獲得崇川區民政局公益創投形式扶持,并在全區推廣實施。目前共開展上門入戶訪視6800多次,實施康復訓練680余次,服務約9000人次,獲評省級優秀社會工作示范項目。 為引導社會組織更好發揮作用,崇川區民政局連續11年開展公益創投計劃,聚焦群眾需求,將社會組織服務輻射到社區治理、環境整治、民生保障、精準施助、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打造出了一批功能作用明顯、社會形象良好的社會組織黨建示范品牌,其中兩家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獲評全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 實施紅星雙創培優工程 加裝發展引擎促動力 崇川區同步推進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星級創評工作,助推黨建引領從“有形”到“有效”轉變。堅持“五融入”,將社會組織黨建情況融入社會組織年檢、等級評估、評先評優、政府購買服務和職能轉移項目推薦中,將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融入社會組織活動。 南通市崇川愛德社會組織建設中心便是在紅星雙創培優工程的指導下迅速成長起來的一家社會組織。該中心成立黨支部后,通過強思想引領、強組織建設、強公益示范、強區域聯動,促進機構建設,增強業務發展,開展各類黨建培訓50余場,服務人數500多人次,督導各類公益項目200余個。2021年,該中心獲評5A級社會組織,2022年,獲評崇川區五星級黨建工作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