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超 譚 潔 劉青川 近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承接執行的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鄉村振興老人兒童健康保障服務推廣示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目前正在持續推進中,服務范圍主要覆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和柞水縣。
項目聚焦“一小一老”,從協會的母嬰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和慢病防治工作總站抽調人員,分別組建專為兒童和老年人服務的專家團隊,為受益對象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評估、疾病篩查、個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與指導,并通過專家幫帶基層醫生模式,著力提高當地醫生的治療水平與業務能力,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一小一老”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通過活動開展,受益人數已達2800余人次。其中,在開展的“一小一老”下基層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中,兒童受益人數2100余人,老年人受益人數600余人;在專家幫帶基層帶教活動中,直接受益的基層醫務工作者近100人。
為確保項目走深走實,協會深入基層,加強政社聯動。在啟動伊始,協會與各縣衛生健康部門緊密配合,聯動當地醫療機構開展摸排調研,充分掌握實施地域“一小一老”的健康情況。同時,根據調研情況,協會還深入基層、走進校園,積極開展幫扶行動,發揮了跨地域、跨行業、多部門聯動的資源優勢與積極作用。在項目開展的第二階段,協會組織專家團隊重點開展“一小一老”健康宣傳義診帶教工作,目的是將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與各地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形成政社聯動的服務模式。
“通過有效的政社聯動,可以實現為老年人和兒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性的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檢查、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提高老年人和兒童的健康意識,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還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的新模式,為我國健康事業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協會項目負責人說。
中央財政項目“小而美”,如何真正發揮項目作用,將民生服務落到實處?項目策劃施行“三步走”計劃,步步緊湊,精準有效。第一步做好醫事服務,夯實工作基礎。經過前期大量的調研、交流討論等,精準服務對象和服務方案,提供個性化服務,讓服務對象得到最大受益。第二步開展現場活動,形成政社合力。通過現場健康宣教、義診帶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各地有關部門緊密聯系,形成跨行業、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增強廣大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第三步促進政社合作,建立長效服務機制。通過及時總結沉淀,升華項目經驗,推動建立長期有效的服務機制,為“一小一老”健康服務持續發力。
“完善‘一小一老’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事關千家萬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以‘一小一老’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協會會長黃正明表示,“協會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資源優勢,推動形成政社聯動的服務模式,將優質醫療資源和貼心診療服務真正送到‘一小一老’身邊,讓中央財政項目發揮出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