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路曦 2023年,福建省大田縣委縣政府一份關于18個鄉鎮彩禮情況的調研報告“自揭家丑”,全縣治理高價彩禮推進婚俗改革工作就此拉開帷幕:成立縣級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黨委主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村規民約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縣民政局與36個縣直部門協同作戰,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倡導“零彩禮”“低彩禮”,凝聚強大合力…… 近一年來,大田縣通過建好服務陣地、建立機制體制、培樹先進典型等一系列措施,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用婚俗改革的“小切口”助推了鄉村建設的“大文明”。 探新路:不送彩禮送保障 “鄉鎮領導得知我家議親,彩禮8.8萬元,便分別約了我們和親家,詢問是否同意用養老保險代替彩禮。兩家商量后決定,我們從原計劃的彩禮中每年拿出5000元,給親家繳納養老保險,這樣不僅解決了我家需要一次性支出一大筆彩禮的難題,親家也不用再擔心養老問題。一舉兩得!”在大田縣文江鎮溫厝村小廣場孝老亭,村民老鄧與鄉親們聊起兒子的訂婚,介紹著新政策。 “一下子拿出一大筆彩禮錢,對于農村家庭來說,經濟壓力太大了。若是改成每年給岳父母購買養老保險,細水長流,不但減輕了年輕人的壓力,也保障了老人養老。”文江鎮分管民政的黨委委員陳成遠說。 “用養老保險代替彩禮”的探索,正是源于“自揭家丑”的調研。通過調查,大田縣深入分析高價彩禮存在的原因,同時結合農村人口現狀和群眾急難愁盼,鼓勵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替代部分彩禮的做法,即女婿為岳父、岳母購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人每年繳納5000元,繳滿15年,岳父、岳母60周歲后每月可領取730元養老金。 “愛情貴在真心對待,婚姻誠在相濡以沫。新時代青年積極踐行新時代婚嫁觀念,不送彩禮送保障,也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途徑!”大田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桂珍說。 大田縣在調研中還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提出了彩禮的倡導性標準。“我們鼓勵、贊許‘零彩禮’‘低彩禮’,推廣‘不送彩禮送保障’,但也認同群眾的合理心理需求,所以對彩禮做了‘限高’。”黃桂珍介紹說,“治理高價彩禮需要循序漸進、多措并舉,溫和用力、久久為功,潛移默化地把風氣和觀念扭轉過來。” 亮旗幟:黨員干部帶頭樹新風 2023年11月,大田縣湖美鄉的一對新人舉辦了一場“低調”的婚禮。在這場婚禮中,沒有高價彩禮、豐厚嫁妝、奢侈酒宴,也沒有華麗布置與喧天鑼鼓,但父母及親朋鄰里的真摯祝福充滿了婚禮現場的每一處角落。 新娘鄭雅芳是永春縣人,新郎劉智毓是湖美鄉政府干部,兩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用了兩年多時間。鄭雅芳說:“以前,我們這里的彩禮普遍較高,很多家庭為此犯愁。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希望通過自身行動來抵制高價彩禮,響應移風易俗的倡議。”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干部。大田縣緊緊抓住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求全縣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移風易俗,樹立新風正氣風向標。特別是制定了《大田縣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實施細則》等規定,全面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報備制度。截至目前,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簽訂廉潔操辦婚嫁娶喜慶事宜承諾書4676份。 2023年以來,大田縣探索實施“積分制”,凡是響應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孝老愛親等文明新風的居民,都能獲得不同的積分,“攢”積分可以兌換愛心企業贊助的洗衣液、衛生紙等日常生活用品。對年度積分較高的黨員干部,優先推薦參與“優秀黨員”等評比活動,以此引導廣大黨員和群眾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 大田縣還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進村入戶,向有適齡待嫁娶青年的家庭,普及婦女權益保障法、宣傳村規民約,講清高價彩禮、炫富比闊的危害。 大田縣委書記劉潤宇表示:“文明婚俗是社會新風尚的重要載體,黨員干部選擇‘低彩禮’‘零彩禮’,充分展現了崇尚節儉、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全縣作出了榜樣,助力了婚俗改革工作。” 筑防線:婚姻家庭輔導促和諧 “感謝老師的幫助,冷靜下來想想,鬧矛盾的原因都是些小事,不值得,我們不離婚了。”不久前,李某在婚姻家庭輔導員張峰梅打來回訪電話時表示感謝。 李某和丈夫張某是一對00后小夫妻,兩人相識于大學、相愛于畢業,一年前結婚。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你儂我儂被婚后的種種不良生活習慣所消磨,矛盾漸漸暴露出來,雙方爭吵不斷,最終來到民政局要求辦理離婚。 在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張峰梅接待了他們,耐心傾聽著張某對丈夫的不滿。“你從來不主動做家務,一點都不關心這個家。”“我那是工作忙,每天累得回家不想動。你呢?除了每天追劇能不能干干家務?”“我追劇是工作后的調劑。”二人吐槽期間,張峰梅不時地觀察夫妻倆。她發現,兩人雖在爭吵,但下意識的動作和表情說明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 了解情況后,張峰梅對二人進行了輔導:“你們選擇結婚就選擇了責任。要把夫妻關系放在首位,多看對方的長處,包容對方的短處;協商著做家務,甚至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戲來分擔家務;一方在另一方做家務時,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并表達感恩和感謝;雙方不斷調適,良好、有效地進行溝通。” 這是2023年以來大田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為324對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的案例之一。大田縣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設有兩支隊伍:一支是由婦聯、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等各部門組成的專業調解隊伍,根據群眾不同需要,安排不同人員到場化解矛盾;另一支是由社會工作者、退休干部和教師等組成的志愿輔導隊伍,側重從情感、家庭、孩子成長等方面提供咨詢和建議。兩支隊伍協作配合,用小家“穩”促大家“和”,開創了大田縣婚姻調解的新局面。 三明市委政法委委務會成員張發強表示,大田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通過“專職輔導員+志愿者”的形式推動婚姻家庭關系調和化解的做法,充分發揮了婚姻家庭輔導的作用,助推了家庭和諧、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