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向環(huán)衛(wèi)工人發(fā)放救助宣傳卡。 文/圖 本報記者 翟 倩 1月18日晚,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氣溫低至零下13攝氏度。天氣預(yù)報顯示,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即將降至零下20攝氏度。數(shù)九寒天,如何保障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安全?記者跟隨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工作人員一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見證寒風(fēng)中的暖心時刻。 “他們在哪兒,我們門兒清” 21時30分,滿載棉衣、棉被、棉帽、手套以及方便面、礦泉水等物資的救助專用車出發(fā)了。 “呼市街面的流浪乞討人員,我們都熟。他們在哪兒,我們門兒清。這個時間過去剛好,他們都準備回去睡覺了。”呼和浩特市救助站站長張明利向記者解釋這么晚出發(fā)的原因。 “火車站、商圈步行街、街道旁的青城驛站,都是流浪乞討人員常待的點位。”雖然在救助管理崗位上干了沒多久,但張明利對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情況并不陌生,“我們這里冷,冬天他們一般不會露宿,主要巡查點位還是24小時自助銀行。” 很快,救助專用車在呼和浩特市火車站附近的一家銀行旁停下。“有人!還是個老熟人!”剛一下車,個高的工作人員就張望到自助銀行里的身影。 走近才發(fā)現(xiàn),這5平方米左右的小空間里或坐或躺了4個人。 “老時,啥時候來的?”張明利問。 “昨天。”老時是山東省菏澤市人,2021年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就救助過他,并將其送回家鄉(xiāng)。如今,他在武川縣為雇主放牧,這次來呼和浩特市買藥,沒有趕上回武川的火車,又舍不得住賓館,便在這家自助銀行住了下來。 “馬上要降溫了,跟我們?nèi)フ纠锇伞S酗埑裕写菜冗@兒舒服。”張明利勸道。 “行!”老時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大家七手八腳地將他攙扶起來,送上救助專用車。 老郭是山西省大同市人,來呼和浩特市準備打工。“這么冷的天,還打什么工啊,回家吧,等天暖和了再來。”張明利說道。“是太冷了,準備回家了。”老郭一邊說,一邊也跟著上了救助專用車。 另兩位流浪乞討人員卻怎么也不肯接受救助。“他們是武川縣的,在火車站里幫忙搬搬抬抬,賺點零花錢,平常就在24小時自助銀行里取暖。”市救助站副站長何雪霏向記者解釋。工作人員將兩份物資遞到他們手中:“蓋上點,別凍著。這里有我們的救助宣傳卡,有需要隨時打電話,我們會來接你們。” “隨時給我們打電話” 離開火車站,救助專用車行駛到中山路。“這里是呼和浩特市最繁華的商圈之一,也是流浪乞討人員常見點位。”張明利說。 記者看到中山路公交站牌旁立著一塊宣傳指示牌,將呼和浩特市救助站、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的具體位置、乘車路線、救助熱線等信息標識得清清楚楚。 “我們在商業(yè)街、火車站等繁華地段都制作了這樣的宣傳指示牌。一方面向公眾宣傳救助站,另一方面也能引導(dǎo)流浪乞討等各類臨時遇困人員能夠及時求助。”張明利說,“同時,我們還將全市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發(fā)展成信息員、宣傳員,他們在遇到流浪乞討人員時會聯(lián)系我們,提供線索。” 正說著,張明利看到一名值夜班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正坐在路旁休息,趕忙迎了上去,“您好,常在這里的甘肅老太太,您最近看著沒?” “有幾天沒見了!”對方回答。 “我們是呼市救助站的,這是我們的救助宣傳卡。如果發(fā)現(xiàn)流浪乞討或臨時遇困人員,隨時給我們打電話。” “好的,好的。”接過救助卡,環(huán)衛(wèi)工人連聲說。 在商業(yè)街走了一圈,大家沒有發(fā)現(xiàn)流浪乞討人員。“再去一個點位吧。”張明利跟記者開玩笑,“我們這些救助人都是屬夜貓子的,越夜越興奮。” “要有愛心和耐心,懂付出” 第三站,救助專用車的目標是寶爾汗佛塔。“這里也是一個重點點位,他們主要以乞討為生。”張明利解釋說,“但現(xiàn)在晚了,人不一定在。” 下了車,張明利剛走近佛塔,幾名熱心市民就迎了上來:“快去林子看看吧。四川那個又回來了,正在那邊睡著呢。” 順著市民的指引,一行人走到佛塔東南角,只見一名流浪乞討人員正蒙頭大睡。“老沈,你啥時候回來的?”張明利將他拍醒詢問。 “老沈是四川省巴中市的,常年在這里乞討。2023年12月,我們剛把他護送回去,這又來了。”何雪霏對此也很無奈。 “跟我回站里吧。這兩天降溫,你在這里睡會凍著的。”張明利勸導(dǎo)著。 老沈謝過張明利的好意,表示不愿意進站。送上物資后,張明利告訴記者:“雖然他暫時不接受救助,但我們決不會放棄他。稍后會通知屬地街道幫忙關(guān)注老沈的情況,以便后續(xù)對他進行幫扶。做我們這行,就是要有愛心和耐心,懂付出。” 當晚的“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告一段落,但救助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1月19日,張明利冒著大雪將老郭送上回家的火車;1月25日,老沈被接回站內(nèi)照料;1月31日,老時在救助站休養(yǎng)好身體,登上了返回武川縣的火車;那兩位不愿接受救助的人員得到幫扶,離開了24小時自助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