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婷婷) 近日,民政部辦公廳與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成果驗收的通知》。 通知指出,此次驗收對象為北京市西城區等42個2022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成果驗收內容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規范標準制定、過程管理、資金管理、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完成情況、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完成情況、配套支持保障、典型經驗總結等8個方面。 通知明確,此次驗收工作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各地自評。項目地區民政部門聯合財政部門對照《驗收評價標準》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于3月22日前將評價結果、自評報告及相應佐證材料、典型經驗總結報送省級民政和財政部門審核后,向民政部和財政部提交電子版。第二,實地互評。項目地區根據《實地互評分組表》做好溝通對接,對照《驗收評價標準》開展實地互評,于4月8日前將經實地互評組成員簽名的評價結果及互評報告發送至民政部和財政部指定的電子郵箱。第三,復核審定。民政部和財政部將組織專家及第三方對項目地區自評、互評材料進行復核,并抽取部分項目地區進行實地復查。民政部和財政部將根據自評、互評和復核得分確定驗收總得分,總得分排名結果將在2024年項目地區遴選、資金分配時加以運用,適當激勵排名靠前的項目地區,酌情扣減排名靠后的項目地區所在省份入選項目地區數量和支持資金額度。 通知還對實地互評作了具體安排,要求項目地區抽調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工作人員,適當吸收本地專家學者,組建實地互評組,每組原則上不超過3人。實地互評組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互評報告,逾期未提交的,將在復核審定環節對派出實地互評組的項目地區做扣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