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上海市浦東新區
引領社會組織走創新增能發展之路

時間: 2024-03-27 09:20   來源:《中國社會組織》雜志3月下

洪 峰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推動社會組織主動融入和服務上?!拔鍌€中心”核心區建設,狠抓登記服務、監督管理、品牌建設等工作,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區登記社會組織2331家,社會組織從業人員6.7萬人,年度總收入120億元,年繳稅額1.6億元。

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社會組織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持續加強黨建引領。認真落實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三同步”要求,截至2023年12月,建立590個黨組織,共有黨員1萬余人。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確保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穩妥推進年檢。2023年,共有2118家社會組織參加年檢,參檢率達93.6%,協同社會組織業務主管部門,結合實地檢查、財務檢查及亂收費治理等專項行動,持續發揮好年檢的監管作用。

深化日常監管。在登記、換屆、信訪舉報、執法處理時,及時約談機構負責人;對10家社會組織進行財務審計、22家社會組織開展財務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堅持政府指導、社會參與、獨立運作的評估機制,參與等級評估且在有效期內的社會組織共602家。

深化作用發揮。積極參與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推動社會組織參與推進協商民主、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區各類社會組織參與開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建省三明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等東西部協作及對口支援項目30余個,投入資金超1817萬元。

社會組織發展高地逐步形成。社會創新示范園全面升級。2023年7月28日,經再次升級打造,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社會創新示范園在浦東新區全新亮相。新園區建筑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主要職能是重點集聚、培育具有示范引領功能的國際國內“頭部”社會組織,發揮社會組織在科技創新研究、科技成果轉化、行業誠信建設、質量標準認證與國際交流、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自新園區投入運營以來,已舉辦各類活動2011場。

持續發揮政策引領功能。落實《關于促進浦東新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扶持意見》,全年發放扶持資金近2100萬元,推動社會組織穩定數量、提升質量、優化結構。區民政局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浦東新區代表機構及上海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浦東新區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進一步優化浦東公益生態。

營造社會慈善公益氛圍。區民政局開展以“聚善聚力,共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月、“各美其美”公益社區行、“美美與共”身邊的公益活動、“美輪美奐”社會組織開放日、商業向善·益企前行——社創開放日暨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等活動,營造人人可公益的氛圍。

社會組織品牌建設初見成效。開展“引擎工程”社會組織品牌項目評選活動,推選出“海洋藍碳保護公眾教育項目”等十個社會組織品牌項目。聚焦“一老一小”、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等主題,開展社會組織品牌建設“助力計劃”,評選出十大社會組織黨建品牌。

激發社區治理創新活力。做實做強街鎮“兩會一中心”建設,引導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區登記社區社會組織817家、備案社區社會組織5843家,社區社會組織在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實施全生命周期賦能支持計劃。著眼“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目標,全面提升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激發社會組織創新活力,先后開展20余次業務專項培訓,近1000家社會組織員工參與學習。

形成社會組織新發展格局

2024年,浦東新區將進一步圍繞創新、數字化、人才等核心任務,推動社會組織工作再上新臺階。

開拓抓創新,推動立法工作進程。推進社會組織立法工作。根據近幾年社會組織日常管理、年檢、評估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按照責任前置、關口前移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組織的事中事后監管,防范重大風險,擬在2024年研究制定《浦東新區社會組織重大風險防范制度》《浦東新區社會組織約談提醒制度》《浦東新區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實施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全面梳理、修訂和完善近幾年出臺的規范性文件,特別是財政扶持政策。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試點推進引領區建設。在市民政局支持指導下,試點開展涉外社會服務機構、長三角社會服務機構登記和評估工作;研究制定浦東新區在基金會登記、國際社會組織登記和外國商會登記等方面的政策;對已建立的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實現良性循環發展;進一步加強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協作機制。

開展社會企業參與社會組織創新工作。針對社會組織造血功能不足、可持續發展乏力的難題,區民政局擬在創新示范園、東明路街道、南匯新城鎮等地試點引入社會企業參與社會服務,創新社會力量參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探索。

務實抓管理,推動數字化、信息化進程。打造齊抓共管新格局。完善社會組織管理聯席會議牽頭領導機制,進一步梳理社會組織業務主管(指導)單位、各類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調研,樹立“一盤棋”思想,形成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合力。

完善數據網絡系統,構建新型社會組織信息化工作平臺。建設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信息化管理;持續優化完善社會組織綜合監管應用場景,加強與業務主管單位之間的信息聯動、共享;優化社會組織數據分析方法,發揮平臺信息收集和處理的作用;完善社會組織預警聯動平臺,構建社會組織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監管體系。

打造“一核多點”社會組織培育基地。按照“一核多點、連點成線、劃區分片”的工作路徑,優化完善浦東新區社會創新示范園管理體系,推進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建設;出臺培育基地管理辦法,明確基地建設標準和扶持政策,在現有11個培育基地基礎上,試點打造養老、文體、高科技創新等特色基地。

發展抓關鍵,推動人才匯聚進程。拓寬社會組織品牌建設思路。探索開展品牌社會組織選樹活動,形成品牌社會組織創建標準,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響力、知曉度的社會組織;扎實推進“助力計劃”“引擎工程”和“紅領計劃”等品牌項目實施,形成涵蓋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不同階段的系列項目品牌;對品牌社會組織和品牌公益項目,注重挖掘發現、跟蹤賦能、文化宣傳,講好浦東新區社會組織故事,傳播社會組織正能量。

加強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和專家智庫建設。通過課題研究,梳理社會組織領導人才、管理人才、專業人才標準,擬建立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人才庫,了解人才隊伍基本情況和動態變化情況,引導人才發揮作用;推進建立社會組織專家智庫,聘請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優秀的專家、學者、社會組織負責人為浦東新區社會組織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奮力譜寫浦東新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