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婷 在家走路怕摔跤,洗澡怕滑倒,如廁蹲起困難……老年人的居家生活中,各類場景都有可能遇到難處。精準解決好困擾居家老年人的各種“小問題”,才能寫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大文章”。 近年來,各地民政部門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通過專業、高效的適老化改造,讓隱患多多的老房子變成了“安全屋”。在落實這項工作中,各地著力破解居家適老化改造怎么改、改造經費誰來出、改造質量如何保證等難題,從適老化改造過程的各項細微處著手,讓居家老年人的生活更安全、更舒適。 居家適老怎么改? 梳理“問題清單”形成“改造清單” 88歲的靳春芬(化名)老人獨自住在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鋼院社區,隨著身體機能不斷退化,她的居家生活遇到不少問題,“一不留神就容易磕絆,在自己家還得小心翼翼的。”老人很苦惱。 2023年,西城區民政局把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送到了靳春芬的家中。適老化評估員通過觀察家庭環境、詢問老人需求、測量基礎數據,為老人的家列出了詳細的問題清單:家中沒有助力扶手,容易發生脫力摔倒風險;門口有8厘米高低差,容易發生磕絆;馬桶高度與老人身高不匹配,老人起身難…… 適老化改造機構工作人員對照問題,為老人定制了個性化的改造清單并實施,靳春芬的居家生活安心了許多。 家庭環境是居家養老的重要空間載體。調查顯示,老年人跌倒有一半發生在家中。為切實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2022年,民政部等4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計劃“十四五”期間完成200萬戶改造目標。 各地用數據列出了“十四五”期間適老化改造的“施工圖”:山東省改造13萬戶、江蘇省新增10萬戶、上海市改造2.5萬戶、江西省改造6萬戶……不少省份還將居家適老化改造對象范圍由特殊困難老年人,逐漸擴展到全體有需要的老年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共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48.28萬戶。 適老化改造改什么?記者梳理各地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清單發現,目前主要分為硬件類、輔具類和智能類,而在具體改造過程中,多以硬件類改造為主,如地面防滑處理、蹲便改坐便、安裝扶手等。由于資金等條件限制,目前,對老年輔助器具、智能設施設備配備應用還比較少。對此,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燕珉建議,為老年人家庭提供最優解決方案,需要針對性地研發家具用品、輔具設施和智能化設備等產品,并合理運用到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當中。 改造經費誰來出? 確保“政府兜底”發展“各方共擔” 改造后的家,靳春芬生活起來便利多了,但讓老人更欣喜的是,這次改造她只花了一半兒錢。 記者了解到,西城區居家適老化改造根據老年人經濟狀況、身體狀況,實行階梯式補貼制度,按照改造總額的30%、50%、100%進行補貼,補貼額度為3000元—5000元。 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靳奶奶屬于半失能老年人,此次改造共5883元,財政補貼50%,老人只需自付2941.5元。” 記者看到,各地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給予補貼,有條件的地區還將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老年人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通過探索“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讓利一點、家庭自付一點”的成本分擔機制,讓老年人家庭能接受、可負擔。 例如,天津市按照每戶最高不超過3500元的標準給予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改造補貼,基礎類項目補貼資金由市財政給予各區全額轉移支付補助,超出部分由家庭自行負擔。 再如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納入分散供養的特困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費用由區級財政全額資助,每戶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其他符合改造條件的老年人家庭每戶最高不超過1.2萬元。 各地在統籌資金給予適當改造補助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慈善+適老化改造”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公益創投、項目捐贈等方式,為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支持和幫助。 有專家認為,要擴大適老化改造覆蓋面,滿足更多老年人“原居安養”需求,需要明確好各方責任。政府資助適合解決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而定制化、高品質的適老化需求,還需探索資金分擔、管理維護的整體解決方案。 改造質量如何保證? 政府“加強監管”行業“自律自覺” 居家環境適老不適老,老年人關心、家里人操心、全社會掛心。近年來,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取得很大進展,但由于缺失相關標準,各地在改造過程中也面臨改造不規范、質量難保證、售后無人管等問題。 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導手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城市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提供了系統、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術路徑。 天津市為確保改造質量,在改造后一年內,采取“回頭看”等方式,對改造質量、產品功能適用情況等進行跟蹤。 山東省依托省級養老服務平臺,建立適老化改造信息系統,實現全流程信息化、追溯化管理,動態監測評估各地實施情況。 北京市西城區制定居家適老化改造企業資質準入制度,對評估設計、驗收服務機構進行統一遴選、統一培訓和統一管理。 ………… 妥善解決適老化改造中的現實難題,既有賴于有關方面制定標準、嚴格監管,也離不開行業的自律自覺。 秉持“評估好才能服務好”的原則,成都朗力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改造前為老年人提供精準評估,通過生活能力、居家環境、性格心理等六大評估體系,對地面防滑系數、插座安全、光照指數等進行測試及排查,為有針對性的適老化改造方案和后續產生的黏性服務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 也有專家認為,通過暢通消費舉報通道,完善相關糾紛處理機制,嚴肅處理違規違法行為,才能確保適老化改造有溫度有質感,讓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少些磕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