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以后有機會多參加公益活動,做一名能為他人帶來溫暖的人。”今年元旦期間,天津研學活動接近尾聲,來自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兒童福利院的小明(化名)鄭重地寫下了新年愿望。
這次研學是由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友成基金會)具體承接實施的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千萬關愛” 守護困境留守兒童身心健康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中的一場主題活動。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友成基金會發揮衛生健康領域的專業優勢,組建醫療和心理專家團隊,圍繞貴州威寧和甘肅舟曲兩地困境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需求,以“為受益人直接服務”和“為相關方重要他人賦能”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服務活動。項目注重發揮中央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的積極效應,聯動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專家和志愿者團隊等社會力量,進一步擴大中央財政項目的示范性和社會影響力。 圍繞兒童健康成長構建能力模型
“患兒的家屬有沒有正在生病的?”
“患兒前天由媽媽帶來住院。媽媽沒有生病,患兒爸爸最近有發燒、全身酸軟、嗓子疼的癥狀。”
“那這個患兒要重點關注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包括甲乙流感、新冠病毒等,要讓患兒爸爸也檢測一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專家黃永建提供了診斷建議。
“好的,我們馬上安排檢查,很快就可以出結果。”威寧縣人民醫院兒科陳主任迅速回復道。
這一幕發生在2023年12月5日,基于威寧縣當地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較高、重癥較多,友成基金會組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兒科專家團隊與威寧縣人民醫院兒科開展了第三期線上交流問診活動。
隨著每次線上問診活動的開展,威寧縣人民醫院兒科醫護團隊與同濟醫院的兒科專家團隊之間的信任感與日俱增。通過持續開展病例交流咨詢、線上實時問診帶教等,東部地區的醫療專家將診治經驗有效傳授給中西部地區的基層醫護團隊。參與交流的威寧縣人民醫院兒科醫生表示:“線上授課和帶教的方式讓基層醫生不出縣也能學習到先進的醫療技術。”
“除了直接讓兒童受益外,我們希望項目還能將與之相關的包括兒科醫生的能力提升也納入進來,努力構建一個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讓項目發揮更長久的效益。”友成基金會副秘書長田曉婷說。
自2023年9月開始至結項時,項目多次組織醫療和心理專家團隊前往威寧縣、舟曲縣實地走訪調研,根據當地需求定制實施方案,先后開展了線下7場次活動、10期線上醫療交流、20場線上心理咨詢活動和惠及240人次的線上個案咨詢。 通過項目實施聚合多方社會力量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友成基金會注重聚合多方力量,做大項目影響力、做實項目成效,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聯動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為項目實施提供了配套資金和物資。
此外,友成基金會還主動對接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等力量,吸引掛職干部和骨干人才等,積極參與、共同推動項目順利落地并擴大影響力。
邀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確保項目方案不打折扣地執行。友成基金會精心制定項目方案,并對項目進行全周期、全流程管理,邀請醫療專家團隊和心理專家團隊對項目方案進行專業修訂。同時,注重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專業能力和其所在機構的資源優勢,以實現項目效果最大化。
據統計,項目實施期間共邀請32名醫療專家、20名心理專家參與,覆蓋兩縣4所醫院、69所學校,直接受益兒童3915人次,讓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國知名專家團隊的醫療和心理服務。 (本文由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