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老年旅游,鼓勵培育旅居養老目的地。 元代詩人戴表元曾寫下“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詩句,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立足自然稟賦、整合資源要素、完善為老服務,不斷擦亮在綠水青山間旅居養老的名片。 業態融合,豐富“旅”的體驗感 “春茶、夏梅、秋桃、冬筍,古屋古樹、裊裊炊煙,這里滿足了我們對傳統鄉土的所有想象。”每年都要來長興縣水口鄉住一段時間的韓老伯是上海人,9年前偶然的一次旅行,讓他和水口鄉結了緣,“景好、人好,價格還實惠,所以我們愿意年年來、長期住。” “我們的宗旨是為中老年游客提供一個開放、舒心、省心、共享的鄉野社交空間,讓他們來水口鄉就像走親戚一樣開心。”水口鄉農家樂協會第一書記張宇華介紹,全鄉以250公里范圍內長三角大中型城市的中老年人為主要目標客源,這里的服務人員基本都會講上海話和蘇南地區方言,讓游客倍感親切。包吃、包住、包接、包送、包玩的“五包團隊式”模式,會泡一壺茶、會唱一首曲、會彈一種琴、會燒一道菜、會拍一張照的“五個一”服務,深受老年人喜愛。精準的定位,幫助水口鄉探索出了一種適合中老年群體的鄉村生活新模式。 “旅居就是要讓老人‘旅得起、居得下’。”湖州市民政局黨委委員郎勤茂認為,“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湖州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這里處處皆風景,才吸引了很多老年人來玩、來住、來養老。 除了打造可游可居的“詩和遠方”,湖州市還注重中醫療養、生態康養、休閑度假融合發展,努力建成長三角高品質旅居養老目的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湖龍之夢樂園,涵蓋了康養中心、太湖古鎮、盆景園等,近年來成了來湖州旅居老年人心向往之、行亦可至的熱門打卡點,給老年人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資源集聚,提升“養”的品質感 在鑫頤·太湖椿養老社區,來自上海的曹阿姨是活動積極分子,每天穿梭于各個活動室,“在家只有吃飯、睡覺、看電視、刷手機‘四件套’,但在這里能玩的可就多了。我兒子和兒媳假期里在這里待了5天,打桌球、練書法、做手工,還有頤養湯池、恒溫泳池,每天充實得不得了,說過年還要再來!” 2023年6月開始運營的鑫頤·太湖椿是面向長三角區域的復合式銀齡社區,擁有150間客房的椿煦養生酒店、715戶的樂活銀齡居住區和332張床位的椿怡頤養中心,能夠滿足老年人短期、中期、長期的居住需求;1400張床位的三級綜合醫院浙江鑫達醫院更是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支撐。 同時,太湖椿還提供了三級護理服務,實現“未病有養生、慢病不出門、小病不離園、大病直通車”。第一級是為所有老年人服務的健康管理中心,一人一檔,提供24小時醫護服務,并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陪同就醫、代取藥服務。第二級是椿怡護理院,分為綜合區、護理區、養老區、認知癥專區,主要為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提供照護服務。第三級是依托浙江鑫達醫院,為社區居民提供就醫綠色通道。與此同時,社區的室內室外隨處可見一鍵呼叫按鈕,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可隨時呼救,健康管理中心、中控室、服務中心迅速響應,時刻守護老年人的安全。 除了身體健康,讓老人生活豐富多彩也是太湖椿的美好愿景。運營半年來,太湖椿成立了長壽八段錦、長樂繪畫等7個俱樂部,開設了短視頻剪輯、書法等8門課程,組織了游園會、生日會等特色活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年人樂在其中。 這是湖州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希望來旅居的老年人活動有去處、照護有專人、就醫有依靠,像在家里一樣舒適。”湖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顧人杰認為,“住得下”是留住人的關鍵。為此,市民政局整合康養資源、盤活機構床位、提升服務質量。目前,全市有13家養老機構開展旅居養老服務,提供床位1400余張。 同時,專業的養老護理也是老年人選擇來湖州旅居養老的加分項。“為了給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我們破格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護理人員開展培訓,破格對學歷較低的護理員以‘口試’取代筆試,破格讓大齡養老護理員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還出臺了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顧人杰介紹,湖州為了吸引優秀青年加入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對入職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大、中專(高職)畢業生給予最高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并探索設置了人才專項資金,將養老護理人才納入大學畢業生購房、安家和就業補貼體系。 便捷服務,增強“老”的幸福感 “以前住院要自己全額墊付,然后再回家報銷。從去年6月起,醫保可以直接結算了,省了好多事!”來自江西的董阿姨說起自己在湖州市南潯區菱湖人民醫院異地醫保刷卡成功的經歷,贊不絕口。 快60歲的董阿姨患有慢性病,經常需要住院治療,“以前出院了要把發票寄回老家,找親戚幫忙去醫保窗口報銷,一來二去就得折騰幾個月。”董阿姨坦言,有時候墊付的錢比較多,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現在醫保直接結算,對長期在湖州居住的她來說,真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據介紹,當前湖州有398家醫療機構實現了異地聯網,湖州參保人員可在全國14余萬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門診就醫直接結算,在7萬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住院就醫直接結算。“不管是來湖州旅居的老年人,還是去外地旅居的湖州老年人,看病就醫的便捷程度都大大提高。”郎勤茂介紹。 惠民福利遠不止于此。持有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居民的社保卡,在湖州就能享受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的“同城待遇”。據介紹,湖州旅游的客源85%以上來自長三角地區,如今,三省一市居民用社保卡可預約湖州的國有博物館和部分景區。便捷的交通也是吸引旅居老人來湖州的原因之一。今年年底,滬蘇湖高鐵開通運營后,從湖州30分鐘即可到達上海。在湖州市發布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重點打造“369交通圈”,即30分鐘到上海、60分鐘到長三角主要城市、90分鐘到長三角所有地級市,實現縣縣通高鐵、鎮鎮通高速,每個區縣通三條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建成“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樞紐門戶城市。 圍繞老年朋友日常的衣食住行,湖州市民政局推出了25項基本養老服務,老年助餐服務覆蓋95%以上的村(社區),通過“助浴快車”“紅綠雙鍵”等一批特色做法,實現高頻服務“一鍵直達、服務到家”,以完善的養老服務吸引更多老人來湖州旅居。 來湖州旅居養老“不徐不疾,節奏剛剛好;不咸不淡,味道剛剛好;不艷不俗,氣質剛剛好。”郎勤茂表示,湖州市將通過業態融合、生態先行、資源集聚、便捷服務,積極促進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讓來湖州的老年人住得順心、玩得開心、健康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