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 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擘畫了藍圖,繪制了時間表,成為未來幾年我國各項事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基本遵循,也為推進兒童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民政局錨定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目標,以至仁至愛之心、行聚心聚力之策,探索形成兒童福利機構運行機制,增強了孤棄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規范高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提出系列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任務舉措。 近年來,包頭市民政局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將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線、暖民心、防風險、促發展的職責使命落到實處。以打造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地方經驗為出發點,印發了《包頭市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年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規劃了可行路徑,營造了濃厚氛圍。市兒童福利院結合機構運行實際,在強化黨建引領、優化工作機制、完善管理服務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適應兒童多元化、個性化發展需求,總結提煉出“養育護理精準化、醫療救治高效化、特殊教育個別化、康復治療專業化、社工幫扶親情化、機構管理規范化”發展模式。 下一步,包頭市民政局將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在鞏固拓展現有成果基礎上,加強制度創制和資源配置,全方位、多層次推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取得更多實踐成果。 緊扣重點任務,突出守正創新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兒童福利制度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來,包頭市民政局堅持主動作為、扎實工作,將黨和政府對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傳遞到位。包頭市兒童福利院始終以兒童福利工作要堅持物質和精神保障并重為工作導向,深耕主責主業,堅持守正創新,銳意拼搏進取。在物質生活保障上,打造專屬于孤棄兒童的“綜合型、智慧型、共享型”成長樂園、精神學園;引進北京青草地慈善基金會等公益組織的理念、技術和資金,創新養護方法,提高兒童生命質量;開展兒童康復能力課題研究,查找短板不足,提供完備策略,推廣經驗做法;與北京、包頭等地6家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打通綠色通道,提高兒童就診效率;設立內蒙古首家兒童福利機構孤獨癥康復示范班——“星辰班”,以“一體式、遞進式、個性化”為教學理念,開設特色融合課,提升孤獨癥兒童各項能力。在精神生活提升和文化建設方面,按照“讓兒童從小厚植愛黨愛國愛家情懷”的總體思路,打造集黨建文化、傳統文化于一體的“環創走廊”;以“七一”“八一”等重要節點為依托,常態化開展主題思政課;邀請社會愛心組織寫詞作曲,創作承載“以院為家 無私奉獻”建院精神的院歌;開展“家是福利院,千秋頌黨恩”十年家譜活動,讓少年兒童感受黨恩、深頌黨情。 下一步,包頭市民政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兒童福利事業發展中的短板、弱項,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時刻把困境兒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關心關愛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到實際工作成效上,推動兒童福利工作高質量發展。 強化安全保障,突出底線思維 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工作的社會關注度高、容忍度低,需要用更嚴標準、更高要求予以保障。 近年來,包頭市民政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深刻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緊迫性,始終以如履薄冰的態度緊緊扭住安全這個“牛鼻子”,將安全生產要求貫穿到民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切實筑牢安全堤壩。市兒童福利院建構了全方面、多層次的安全管理機制,形成了福利院安全管理責任部門、專職安全員、電子安全員齊抓共管的責任落實格局。日常管理中,全院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外出報備等制度,定期進行消防應急、避震逃生、汛期防范等應急演練;圍繞安全重點管控部位和環節,常態化開展隱患自查、全院大排查等行動,不斷提升干部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下一步,包頭市民政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樹立“有解思維”,圍繞安全政策學習、安全責任落實、安全隱患查改、消防演練組織、安全氛圍營造等方面,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切實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有效提升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