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民政社工帶領未成年人體驗沙盤游戲。 昆都侖區友誼大街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組織開展捏面塑活動。 供圖/昆都侖區民政局 本報記者 姜雪芹 9歲的小海一年前失去父親,隨母親從河北遷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與年邁的姥姥、姥爺一起擠在一間30多平方米的老舊平房里。面對家庭的變故、陌生的環境、窘迫的經濟條件,小海變得沉默寡言、不愿與人交流,學習成績也大幅下滑。 了解到小海的家庭情況,昆都侖區民政局主動與昆河鎮政府、昆都侖區住建局等單位溝通協調,幫他家申請廉租房,改善居住條件。同時,聯系政府購買關愛困境兒童服務——“童心有夢”項目社工,為小海提供專業的評估和疏導服務,提升其人際交往能力。如今,小海一家住上了新房子,他本人也變得陽光活潑、充滿自信。 近年來,昆都侖區民政局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扛起孤困兒童關愛保護責任,在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推動工作開展等方面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面提升孤困兒童關愛服務質量。 強化關心關愛,精準開展救助幫扶 昆都侖區民政局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按時足額發放保障資金;建立與教育、公安、殘聯、各街鎮等部門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健全由兒童督導員牽頭、社區兒童主任專人專崗負責的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工作制度,推動服務對象精準排查、精細化服務。今年上半年,該區新增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名,摸排出流動兒童2000余名,全部建立檔案,為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服務打下基礎。 對年滿18周歲在校孤兒大學生,昆都侖區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每年為每人發放1萬元助學金。今年上半年,昆都侖區共有4名符合條件的孤兒大學生接受資助。對于低保家庭應屆高考學子,昆都侖區開展“金秋助學”工作,為他們提供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等服務。 強化陣地建設,實現關愛服務“一站一品” 昆都侖區著力建好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確保工作有陣地、活動有場所、服務有依托。 今年以來,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結合實際,打造出“昆工有愛·護芽成長”“小站大愛·護苗暖童”“友誼家·童心夢”“石榴向陽花開”“前進家庭·‘未’愛守護”“‘青’力相伴 ‘益’童成長”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品牌,實現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站一品”,積極開展各類關愛活動;舉辦全區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服務能力提升培訓會,不斷夯實關愛服務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基層基礎。今年2月,昆都侖區民政局鏈接5家社會組織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活動,指導街道、社區積極開展“大愛北疆 ‘童’享未來——真情暖童心 相伴護成長”兒童關愛服務系列活動,豐富困境兒童假期生活。 強化多方聯動,加大孤困兒童關愛力度 昆都侖區民政局充分調動部門、街鎮、社區、愛心企業、基金會等全社會力量參與孤困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構筑協同關愛工作格局。 依托“童心有夢”項目,昆都侖區民政局大力推動政府未保與慈善幫扶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慈善+未保”工作機制,鏈接慈善資源開展夏令營、冬令營、外出研學等活動,讓孤困兒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針對可能出現的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需要對未成年人實施臨時庇護的情況,昆都侖區民政局主動與檢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門溝通協調,依法轉移未成年人的監護權,確保未成年人得到有效救助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