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混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工作人員張玉蘭在入戶走訪時,發現曼蚌村委會曼養村民小組低保戶玉應坎生病需要就醫。玉應坎年事已高,身患殘疾、行動不便。張玉蘭通過西雙版納社會救助“物質+服務”手機App為玉應坎申請了“送醫陪護”服務救助,經勐混鎮、勐海縣民政管理人員審批派單后,協調曼蚌村衛生院醫生上門為老人問診,解決了老人的難題。 “我們通過這個App提供的信息,定期走訪低保戶、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需要救助人群,調查服務需求,發出或執行服務申請。”張玉蘭說。 困難人群既需要基礎的物質保障,也需要必要的服務保障。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積極探索社會救助“物質+服務”改革創新試點工作,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讓數據跑腿、主動救助,助力社會救助由單一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轉變,進一步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作用。 今年2月,西雙版納州民政局在全省率先開發建設社會救助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和“物質+服務”手機軟件,在州民政局設立數據中心,面向縣(市)、鄉鎮(街道)民政工作人員、社工開放管理權限,普通群眾則通過手機客戶端、微信小程序等入口登錄使用。 在西雙版納州民政局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上,清晰顯示了全州困難群眾的數量、分布、類別,并有詳細的個人資料,包括年齡、家庭狀況、身體狀況、享受的惠民政策等。在這里匯集的社會救助信息數據縱向對接各級民政部門系統數據共享交換,橫向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加上民政工作人員入戶走訪,目前已主動發現救助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困境兒童、重度殘疾人、低收入人口等潛在“物質+服務”救助對象7654人,并實現了常態化動態監測。 底數精準,救助到位。西雙版納州在落實低保、特困基本生活救助的前提下,整合民政、教育體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應急、醫保、司法、衛生健康8個政府職能部門和工會、團委、婦聯、殘聯4個群團組織,提供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送醫陪護、社會融入、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救助服務,以及就醫綠色通道、法律援助、就業服務、適老化改造、危房改造等個性化服務,并鏈接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志愿者等資源提供志愿服務。群眾本人、社工、基層民政協理員都能在App或小程序上發起救助服務申請,鄉鎮(街道)及縣(市)民政管理人員審核確認后分配服務工單,相關職能部門就可以“接單”服務。截至目前,已實施各項服務救助1612人次。 針對社會關注的“一老一小”,西雙版納州還在數字平臺開辟專項模塊,匯集全州284名留守兒童和133名困難老人,建立州、縣、鄉、村、組五級干部掛包聯系和教師結對幫扶、專業社工組織跟進對接機制,提供定期探訪、強制報告、評估幫扶、監護干預、心理疏導等服務。不久前,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向西雙版納州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兒童衣物,民政工作人員通過“物質+服務”信息平臺比對篩查,選取了符合條件的救助家庭共330名兒童,邀請志愿者分別到學校或入戶進行了精準發放。(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