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賦能聚力 引導社會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

時間: 2024-09-04 10:55   來源:中國社會報

山東省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蘇  楠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組織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山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1261”行動計劃》,以“建好、管好、用好、服務好”社會組織為目標,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社會組織服務省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路。

堅持“一個引領”,把牢發展方向

黨建引領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品牌創建可以內聚人心、外塑形象。濟南市民政局通過打造“泉社彤行”社會組織黨建品牌,引領全市社會組織凝神聚力、共促發展。

濟南市民政局設計社會組織專屬品牌標識和系列衍生產品,明確使用范圍、場景和方法,塑造立體品牌形象。同時,由局黨組總體謀劃,社管局統籌推進,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具體實施,注重齊推并進,要求市、縣(區)、社會組織統一使用專屬品牌標識。

濟南市民政局還加強品牌宣傳,通過制作宣傳動畫、宣傳片等,不斷強化社會組織品牌形象;持續擦亮品牌,創新建立黨建工作站、行業黨委、社會組織黨校,在省內首批實現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街鎮全覆蓋,并出臺省內首個社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指引,引導縣(區)、市管社會組織打造特色黨建品牌24個。

夯實“兩項基礎”,提升發展實力

濟南市民政局通過持續開展“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年活動”,著力推動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雙提升,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夯基聚力。

苦練內功,全面提升綜合管理能力。濟南市民政局開展了“基本業務+”能力提升行動,通過學政策、強調研、抓服務,推動全市社會組織管理人員形成“高標準定位、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的工作作風。

兼修外功,全面提升社會組織服務能力。實施社會組織政治建設、法人治理、工作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開展“社會組織黨校泉城講”“千家進萬戶,上門送服務”等活動,2家社會組織獲評“全國先進社會組織”,6家社會組織獲評“全省標桿社會組織”,13家社會組織獲評“全省服務高質量發展出彩社會組織”,33家服務平臺獲評“全省社區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基地”。

創新“三種方式”,激發發展潛力

濟南市民政局因地制宜、因時施策、因勢利導,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推動全市社會組織發展量質并進。

創新推出“三位一體”監管方式。出臺《濟南市民政局社會組織評估實施方案》《濟南市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濟南市社會組織日常積分管理制度》等,綜合運用評估激勵、信用管理、積分管理三種方式,提升社會組織管理質效。

創新推出“政府+社會”監管方式。建立“局長跑協會”制度,上門送政策、問需求、聽意見,為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開展“社會組織聯絡員”社工項目,聯絡社會組織2600余次,解決問題300余個。

創新推出互聯互通數字化監管方式。研發社會組織信息管理系統和“泉社彤行”應用程序,涵蓋社會組織信息上報、任務管理、綜合辦公等多項功能,實現多層級用戶同時登錄,推動社會組織監管更加便捷高效。

強化“四個聯動”,凝聚發展合力

目前,濟南市注冊社會組織6388家、備案社區社會組織2.9萬家,量大面廣。市民政局堅持系統觀念、協同聯動,確保社會組織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強化黨建與業務聯動。落實黨建與業務“六個同步”,開展社會組織負責人人選審核262人次,指導各黨建工作站(行業黨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0期。

強化監管與審批聯動。建立審批與監管信息互動平臺、重要事項會商制度和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函詢制度,開展“黨建共融、審管互動、高效協同”共建活動,確保審批與監管不脫節。

強化監管部門聯動。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多部門資金監管機制,提高社會組織綜合監管效能。

強化自身建設與服務大局聯動。聯合多部門印發《關于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助力省會高水平開放高質量招引的若干措施 (試行)》,出臺社會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強省會建設20條措施,實施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十大專項行動。3年來,引導社會組織為鄉村振興、東西部協作捐贈物資2.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3萬余個。

實行“五式管理”,增強發展質效

濟南市民政局堅持多管齊下,織密織牢管理網,推動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

實行分類管理。重點加強直接登記社會組織監管,強化社會組織年報、換屆等日常監管,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社會組織年報率連年達到95%以上。

實行專項管理。持續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社會組織評比表彰等專項整治行動,約談、走訪市管社會組織200余家,列入活動異常名錄161家,撤銷登記66家。

實行常態管理。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262家,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271家,建立社會組織投訴接訪機制,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實行引導管理。每年,市民政局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站給予扶持資金10萬元,對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點培育對象給予支持資金5萬元,對3A以上等級社會組織分別獎勵1萬—3萬元。

實行一體管理。建立“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社區基金”“社區社會組織+‘一老一小’”“社區社會組織+地名文化”等工作機制,統籌民政整體力量,推動社會組織充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