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潘曉燕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民政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論述精神,聚焦養老服務領域的“民生所盼、民生所需、民生所向”,在學思踐悟上下功夫,著力增強謀發展抓改革的能力,有的放矢抓好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把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老年人。 聚焦民生所盼 錨定養老服務發展目標 赤峰市民政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著力解決好“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等問題,推動養老服務由兜底型向普惠型轉變。 為解決好“怎么看”的問題,赤峰市民政局從學習、考察、調研三方面發力,增強養老服務領域改革的科學性和主動性。引領帶動全體民政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系統梳理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基本養老服務的政策文件精神,確保完整、準確、全面掌握并準確貫徹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要求。先后到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考察學習養老服務政策措施、建設運營、服務供給等內容,拓寬養老服務發展視野和思路。深入縣、鄉、村深度調研鄉鎮敬老院、福利院、農村互助幸福院、助餐點,了解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入住率、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等情況,找準短板弱項,著力破解養老服務的堵點難點。 為解決好“怎么辦”的問題,赤峰市民政局進一步完善全市基本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制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文件,對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作出具體部署。 為解決好“怎么干”的問題,赤峰市民政局圍繞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這一目標任務,堅持科學統籌、分類指導,在明確基本養老服務的內涵外延、服務標準、資格條件、供給方式等內容的基礎上,立足各地發展優勢,因地制宜開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聚焦民生所需 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赤峰市民政局堅持把民生實事辦成民心工程的目標,推動市委、市政府將養老服務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連續兩年將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列為民生實事。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旗(縣、區)民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形成“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養老服務工作格局。 赤峰市民政局以召開專題調度會議、年中工作會議等形式,細化部署安排,緊盯建設進度。建立項目信息動態跟蹤及通報機制,采取現場督辦、不定期檢查的方式,跟蹤問效推進項目建設。對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采取主要領導盯辦、分管領導現場辦公的方式解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2024年,赤峰市已開工建設區域養老服務示范中心7處,建設完成養老服務中心29處、村級養老服務站497個,新增老年助餐點171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854戶。 聚焦民生所向 融入京津冀養老產業發展 赤峰市民政局以提升旅居養老服務質效為切入點,以市場化思維推動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積極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方面,加快硬件設施建設,帶動旅居養老產業提檔升級。持續開展高品質養老機構培育行動,推動全市養老機構達到“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一流”的目標。另一方面,促進軟件實力提升,全方位提升旅居養老機構服務品質。與市內外知名文旅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鏈接機構、景區、醫療、交通等資源,全方位做好“食、住、游、購、行”服務銜接,提升老年人旅居養老體驗。精選敖漢溫泉康養中心、赤峰市社會福利院等養老機構,推出多項旅居養老服務。整合各地生態環境、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特色資源,推出7條旅居養老線路,將30余處優質、適老文旅景點納入旅居養老服務,打造“頤養赤峰”旅居養老品牌。通過參加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赤峰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雙向交流周”活動,推介“頤養赤峰”旅居養老品牌,推動旅居養老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