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養老
執精準之筆 繪幸福畫卷
——青島市上流佳苑社區智慧管理助力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

時間: 2024-11-07 15:23   來源:《中國老年報》

本報記者 孫冰欽

老人們在上流佳苑社區“喫茶去”茶館里喝茶聊天

“我要向總書記匯報,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啦!”山東青島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居民畢淑英激動地說道。當年,她站在社區小廣場熙熙攘攘的人群前排,習近平總書記與她親切握手,那一幕至今仍深深刻印在她的心中。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島上流佳苑社區考察。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閑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我們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斷探索社區服務更精準、更精細的路徑,讓居民們小事不出家門、大事不出社區,能更好地服務老年人,這幾年變化可大啦。”上流佳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臧文娟說。

精準服務上水平

上流佳苑社區前身為李家上流村,山地貧瘠,經濟落后。20世紀90年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社區黨組織帶頭艱苦創業,成功完成了土地量化、集體資產改制、舊村改造三項大事,為精準服務社區居民提供了經濟保障。

近年來,上流佳苑社區將之前實施的“黨員聯戶”制度深化拓展為“1+3+N”模式,由社區黨員和物業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共建單位黨員等,組成聯系與服務群眾團隊,共同解決居民訴求,形成問題解決閉環機制,大幅提升了社區服務水平。

進入上流便民服務中心,只見工具墻上整齊地排列著電鉆、錘子、扳手等二十余種工具,供居民免費借用;縫紉裁剪區為社區居民提供縫補衣物、褲腳扦邊等服務。

“工作人員還可以幫居民代買車票、代為掛號等,服務總共有五大類40小項,所有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家長里短’都可以在這兒‘一站式解決’。”中心負責人介紹。

社區還設置有一個650平方米的上流便民服務社。服務社內商品種類繁多,包括日用百貨、肉食生鮮等,總計4000余種,居民無需出小區即可享受“一站式購物”的便利。社區還為每位居民提供了每年5000元的購物補貼,專門用于在服務社內購物。

關愛老人“零距離”

“在進行社區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了1200人,其中超過10%的老年人存在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情況。”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鑒于老年人數量眾多、增長迅速以及空巢化趨勢明顯的特點,社區便回購了一棟居民樓建設上流康養中心。

康養中心有近百張床位,與社區衛生服務站合作,方便醫生和護士上門服務。康養中心引入專業養老團隊,讓老年人享受到康復康養、智慧助老、文化生活等全方位一體化服務,讓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精神愉悅中安享晚年。

在習近平總書記曾親臨過的上流綠色便民大食堂,工作人員畢海燕談及總書記看望大家的場景時激動不已。總書記問大家吃得好不好、價格貴不貴,還來到售賣窗口察看飯菜品種,評價說都是很有營養的,也很衛生,做得也很好,大家聽著心里都美滋滋的。

上流綠色便民大食堂開辦于2017年,社區老人吃飯享受3折優惠,不僅很多居民是這里的常客,還有不少附近單位的職工也紛紛前來“蹭飯”。一位就餐的老人說,自從食堂開業以來,吃飯問題解決了,“我就住在食堂旁邊的樓上,到了飯點坐電梯下來就行,價格比自己做還便宜。”

食堂負責人表示:“大食堂不但可以堂食,還可以點餐配送。居民打開APP頁面即可下單,后臺獲取訂單后,可進行配餐、扣除費用等步驟,最終由工作人員將餐品送到居民家。”

“幸福街”里幸福多

步入上流佳苑社區,綠樹掩映,樓宇整齊,一條“幸福街”貫穿整個社區。

2022年,為了讓“共同富裕”惠及更多群眾,社區投資1000余萬元,以“幸福在你樓下”為理念,打造約3000平方米的上流佳苑幸福街,完善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在幸福街“喫茶去”茶館,老人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桌旁,品茶聊天,一片歡聲笑語。“這里環境宜人,老年人不但可以免費喝茶,還能與鄰里暢談,我們都很喜歡這家茶館。”幾位老人開心地說。

“每天上午茶館開門后,社區的老人們便紛紛前來喝茶聊天,提建議、說想法,這里成了老年人的暢談之地。”茶館負責人劉霞介紹,茶館更像是社區一處群策群議、群眾自治的公共平臺。自開業以來,茶館經常座無虛席,平均每天接待二三百人次。

社區群眾主動參與服務的熱情日益高漲,逐漸形成“李奶奶”繪本閱讀班、“鄰居教師”暑期義務托管班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社區還成立了鑼鼓隊、太極隊、合唱隊等多支文化隊伍。現在,社區幸福劇場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演出,越來越多居民參與進來,共同建設和諧社區、幸福社區。

2024年6月12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社區六周年之際,上流佳苑幸福街社區書店正式啟用。書店與有線電視智慧平臺融合,居民在家中打開電視用遙控器就能點擊查看書目、線上付款、線下提書,不出社區、不出家門就能享受文化大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方便!”一位居民由衷地贊嘆道。

智慧養老新跨越

上流佳苑社區的“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涵蓋了助老食堂、老年大學、便民服務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功能完善。然而,社區黨委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以打造社區智慧終端為依托,結合社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深入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

老人在茶館喝茶談天時提及,對手機“玩不轉”。社區便針對這一民意訴求投資建設了“上流佳苑智慧電視服務平臺”。

在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社區治理頻道嵌入了6大類、52項便民服務事項,涵蓋了黨建、社會救助、民生服務、就業培訓、民意調查、電視訂餐購物、遠程問診、物業安防、社區視頻等方面。

臧文娟說:“居民打開電視就能實時查詢社區服務明細、了解社區活動動態,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務,實現了由‘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轉變。”

“一旦按下按鈕,‘一鍵呼叫’智慧養老系統就會通過電話和短信等方式通知到我們的工作人員和老人家屬,并迅速確認情況。”物業管理人員表示。

在“科技范”的助力下,社區內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活動路徑得到持續監控。一旦監測到老年人在社區公共空間發生跌倒等情況,智慧養老系統將自動識別并觸發報警機制,并對老年人的醫療需求、藥物使用以及家庭護理情況進行實時跟蹤與監控。對于獨居老人,社區還特別配備了居住者智能感知模塊,以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并迅速應對任何問題。

“六年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斷探索更精準、更精細的為民服務舉措。智慧社區是我們找到的一個答案。”臧文娟表示,通過大量智能元素的匯入,社區治理服務精準化水平從“1.0”升級到“2.0”時代。上流佳苑社區因“治”起筆,以“智”落筆,安全、便捷、宜居的老年友好型社區圖景徐徐展開,切實增強了社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手記

數智賦能,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是踐行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

記者看到,在上流佳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一隅的桌上,有一個社區居民服務反饋記錄本,上面記錄著居民對于社區服務的意見建議。“家里有件料子很好的裙子一直沒舍得穿,扔了可惜,我拿來改了改尺寸,又可以當新衣服穿了。”一位居民寫道,“感謝社區,為我們老年人解決了難題。”這便是上流佳苑社區以精準化、精細化“小切口”入題,“小建議”破題,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的真實寫照。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建設兼顧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會。從上流佳苑社區就可以看到,數字賦能社區建設在讓老年人享受到智慧生活安全和便捷的同時,也解決了很多社區管理中的難點、痛點,讓社區管理變得更加高效。真正實現了讓老年人“吃不愁、病不憂、孤不獨、樂有伴”,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寬。

我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上流佳苑”式的老年友好型社區將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提供有品質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