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萬述幼 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 在實干擔當中營造改革氛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指出:“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決定》還從黨和國家事業改革發展全局出發,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等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老年人和各類特殊困難群體的深切關懷,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領域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作為民政系統的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會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大力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堅持以創新的理念抓工作、謀發展,用改革的手段解難題、促發展。九江市民政局將著力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領域改革中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引導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在發展慈善事業以及健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兒童權益保障制度、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等工作中激發“首創”精神、保持“先發”優勢、打造“特色”品牌,廣泛凝心聚力,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 在破舊立新中堅定改革決心 九江市民政局將進一步把握好立和破的辯證關系和承接順序,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既要“立得住”,又要“破得好”,既要“徹底破”,又要“更好立”。在推進民政事業改革中重點將全會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有機融入未來一個時期的民政工作、科學編制“十五五”全市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中,形成務實管用的實施方案和推進措施,真正讓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成效在民政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們將以新一輪機構改革到位為契機,加快構建市、縣、鄉鎮(街道)老齡工作體系,健全完善老齡工作體制機制。同時,加快推進優化鄉鎮敬老院資源配置改革和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設。在“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設上加強資源整合、功能融合,確保可持續運營。在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上,堅持需求導向、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布點。同時,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推廣湖口縣在全縣統一建設中央廚房為城區助餐點送餐、永修縣利用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為周邊村開展助餐服務等創新之舉,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在成風化俗中培育改革新風 全面深化民政事業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特別是針對婚喪領域的改革,九江市注重以引導為主、培育為要,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在改革中做到善于傾聽群眾訴求,懂得尊重傳統習俗,賦予情感共鳴,全面激發群眾參與改革、支持改革、融入改革的積極性,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讓改革舉措在基層一線落地開花。在鞏固殯葬改革成果上,我們將進一步擴大九江市“回歸母親河·寄思春江水”江葬品牌影響力,打造“生命文化公園”,倡導喪事簡辦。在推進婚俗改革上,將接續打造一批戶外頒證基地,推廣“婚登+旅游”模式,推動婚姻登記機關進公園、進景區,并做好配套服務,大力發展“甜蜜經濟”。同時,依托祠堂、禮堂、戲臺等場所,打造更多的村級婚慶禮堂,提倡“零彩禮”“低彩禮”,倡導婚事新辦,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 在優化服務中展現改革成果 在社會救助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完善主動發現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及時精準開展綜合救助。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錨定“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的目標,全面深化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面、分層分類、資源統籌、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社會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風險、促發展”拓展,不斷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同時,深入開展常態化救助幫扶,提升困難群眾救助的精準性、高效性,確保共同富裕的路上困難群眾一戶不少、一人不落,切實保障好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 在大抓安全中護航改革發展 民政工作的服務對象有其特殊性,使得民政工作的社會關注度較高,在安全發展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民政事業改革面臨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觸及的矛盾更多更深,需要在統籌安全和發展上更加用心用情用力。為此,九江市民政局將始終以“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的工作態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對民政服務機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人身安全等各種風險見之于未萌、化之于未發,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護航民政事業深化改革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