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慈善協會等在仁和坪鎮舉辦“迎春送?!叟f家”活動。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民政局舉辦“緣聚宜昌 情定江南”集體婚禮。 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民政局在古夫鎮咸水村為老人過集體生日。 湖北省宜昌市社會福利院組織志愿者開展愛老助老活動。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牢“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主基調,緊緊圍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工作主線,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能,不斷推動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站式”救助暖民心 “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介紹社會救助政策,幫我們申請了低保和臨時救助,我心里暖乎乎的。”近日,家住宜昌市西陵區窯灣街道峽州社區的李力(化名)感動地說。 李力因患重病失去勞動能力,妻子打零工收入微薄,女兒正在讀初中,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了解情況后,主動幫助一家三口申請了救助,讓他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宜昌市民政局積極開展綜合救助改革試點,按照“困難群眾利益最大化、單項救助政策精準、綜合解決群眾困難”的總體思路,探索實現綜合救助的“實體化運營、項目化管理、可視化展示”,為困難群眾提供“一站式”救助幫扶,形成了前端主動發現、監測預警,中端靈活運用政策精準救助,末端提供個性化幫扶服務、幫助困難群眾走出困境的綜合救助模式。 同時,宜昌市民政局以開展“黨建+社會救助”試點為契機,大力推進居住地申享社會救助、低保擴圍增效、800元及以下急難型小額臨時救助由村(社區)先行救助等改革,做好低保邊緣家庭和因病致困重病患者認定,進一步推動社會救助提質增效。目前,宜昌市共有在冊社會救助對象11.51萬人,3年來累計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資金23.51億元。 標準化建設提效能 “這里就是我的家,這么多家人關心我,我感覺自己越活越年輕了!”入住宜昌市社會福利院19年的94歲高齡老人張蘭(化名)日前激動地說。 從包括作息時間、用藥規律、患病情況、飲食習慣等指標的入院評估與記錄,到包括健康體檢、風險防范評估和基礎病風險告知的入院服務與溝通對接;從醫護人員、養老護理員、社工等崗位職責、服務標準、服務流程、服務頻次的梳理與規范,到應急預案、上報制度等的制訂與完善……宜昌市社會福利院不斷深化標準化建設,切實維護服務對象權益。 宜昌市民政局積極推動養老服務發展,指導市社會福利院加快標準化建設,促進標準化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宜昌市社會福利院主導或參與編制《適老環境評估導則》1項國家標準、《養老機構生活照料服務規范》等4項行業標準,以及《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規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安全應急規范》等13項地方標準。 雙管齊下謀創新,醫教協同添活力。為推動標準化建設走深走實,宜昌市社會福利院積極探索醫教協同新路徑,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交流,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共建“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特色基地(養老)”,與華中師范大學合作開設養老服務標準化課程。 清單式推進促落實 民政工作點多、線長、面廣,多年來,宜昌市民政局通過清單式推進,明確具體目標、責任主體、工作措施與時間進度,確保各項任務高質量落實?!拔覀儗浽岱?、婚姻登記、‘精康融合行動’‘鄉村著名行動’等進行統一部署安排,確保社會服務在創新中優化?!币瞬忻裾窒嚓P負責人表示。 宜昌市民政局大力推行綠色惠民殯葬,深化殯葬改革。火化設施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部減免。打造智慧殯葬平臺,實現“居民身故一件事”和“只需跑一次”殯葬業務辦理線上線下服務互通。廣泛倡導正確婚戀觀,婚姻登記實現“跨省通辦”,讓群眾不再“為愛奔波”。連續舉辦兩屆“520”新婚集體頒證儀式,打造國風結婚登記場所,成立婚慶產業協會,助力“甜蜜經濟”發展。全力推進“精康融合行動”,探索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模式,幫助精神障礙患者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深化“鄉村著名行動”,上線智慧區劃地名管理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地名管理服務水平。 融合式服務助發展 近日,宜昌市民政局聯合多部門舉辦“才聚宜昌·宜社有為”校園專場招聘會,各市級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2000余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 宜昌市民政局堅持以社會組織培育孵化為切入口,實施社會組織提能計劃,搭建平臺推動社會組織“組團式”發展。開展社會組織建功先行區三年行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積極搭建政企溝通、雙招雙引、交流合作、特色服務四大平臺,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共同締造和共同富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搭建市、縣、鄉、村四級社會組織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區社會組織,舉辦城鄉社區公益服務項目創投大賽,全市累計培育社區社會組織2萬余家、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品牌100個。 宜昌市民政局在體制機制、運行方式等方面加快推進慈善事業創新發展,構建線上線下募捐“雙驅動”模式,打造“陽光慈善”。充分利用網絡募捐平臺募集慈善資金,建設完善“宜昌慈善”線上募捐籌款平臺,舉辦“慈善一日捐”等活動,營造“人人可慈善、處處可慈善”的濃厚氛圍。 奮斗結碩果,載譽再出發。2024年10月,宜昌市民政局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這是肯定、更是激勵。下一步,宜昌市民政局將繼續把兜底民生保障的主責主業牢牢扛在肩上,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提升為民服務效能,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優作風推動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