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牛立杰 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建設的根本保證。河北省承德市民政局黨組始終致力于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成立課題組,全面剖析黨建發展現狀,從強化組織建設、筑牢思想根基、促進服務提升三個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民政干部隊伍。 黨建引領強化組織建設 全力打造“四強”黨支部 承德市民政局黨組牢固樹立民政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民政工作是重要政治工作的意識,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謀劃部署推動民政各項工作。 抓黨建責任落實。承德市民政局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嚴格執行黨建聯系點制度,著力構建黨組、機關黨委、黨支部和黨組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黨支部書記三級四崗抓黨建責任體系,通過清單管理、典型示范、述職考核、調研督查等方式形成局黨組、機關黨委和基層黨支部多方聯動、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同時,強化考核問責,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檢查《黨支部工作手冊》、列席支部“三會一課”、述職評議等形式,確保黨內制度執行到位、成效明顯。 抓陣地建設強基。承德市民政局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形成后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的濃厚氛圍,制定基層黨組織爭先創優活動方案,大力推進黨支部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先后組織“學黨紀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聯學共建活動,不斷提升支部組織力、執行力,努力實現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2024年,承德市民政局被評為“市直模范機關”,局機關黨委被確定為“爭先創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所屬局機關黨支部、救助管理站黨支部被市直機關工委命名為“四強”黨支部。 抓特色品牌聚力。承德市民政局黨組制發《關于在全市民政系統開展“紅心向黨·為民愛民”黨建品牌創建實施方案》,堅持市、縣兩級民政系統聯動創建、整體提升,健全完善“1+N”黨建品牌體系,通過開展“‘為民先鋒’黨旗紅”“民政為民·真情救助”“與愛‘童’行黨旗紅”“公益福彩·與愛同行”“‘銀齡先鋒’黨旗紅”等主題活動,不斷豐富“紅心向黨·為民愛民”黨建品牌內涵,實現全市民政系統黨建工作百花齊放。 黨建引領筑牢思想根基 全力打造學習型黨組織 承德市民政局黨組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淬煉。 領導率先垂范。承德市民政局通過領導干部領學促學,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主動學、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篤信篤行學,努力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干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上。2024年,承德市民政局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1次;黨支部結合“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活動,以專題讀書班、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交流研討等方式,著力提高學習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理論素養。 創新學習載體。承德市民政局主動對標對表,把握黨建工作的時代特點,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黨建工作的新載體、新思路,充分運用網絡干部學院、微信公眾號、微信工作群等載體,組織網上專題學習、知識答題等線上教育,讓黨建工作更貼近黨員、貼近實際、貼近工作。 突出學習成效。承德市民政局黨組在高標準落實各項學習任務的同時,通過舉辦讀書班、專家講座、交流研討會、黨史黨規黨紀知識競賽等方式,讓黨員干部學得深、悟得透,將理論學習成果運用于實踐中、體現在工作中,轉化為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本領。 黨建引領促進服務提升 全力打造有情懷有擔當的干部隊伍 民政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近年來,承德市民政局積極打造“黨建+”工作體系,探索黨建工作和民政業務深度融合路徑,切實把黨建轉化為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黨建+精準保障。承德市民政局堅持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深度挖掘民政資源、民政元素、民政亮點,傾力紓民困、解民憂、保民生。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加大臨時救助力度,目前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9.1萬人、特困供養人員2.7萬人,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持續完善兒童、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和權益保護等制度舉措,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 黨建+幸福頤養。承德市民政局積極探索黨建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新模式,申報2024年環京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5個,爭取省級資金4103萬元,加快推進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確定圍場、豐寧、興隆作為試點,積極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199人通過養老護理員等級資格認定,全市持證護理員達886名。加快推進跨城養老工作,出臺涵蓋京津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驗入住養老機構、景區門票免費等22條政策舉措。在北京市西城區、天津市津南區分別舉辦“樂享承德 西城之約”和“樂享承德 走進津南”承德康養養老推介活動。 黨建+惠民服務。承德市民政局強化黨建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開展婚俗改革宣傳,舉辦婚姻家庭輔導講座、集體頒證、文藝演出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抓好區劃地名管理服務,規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挖掘地名文化內涵,強化地名保護利用,推進全市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深入實施“陽光慈善”工程,推動培樹“慈善社區”“慈善街道”,探索建立社區慈善基金,拓寬慈善募捐渠道,促進慈善事業社會化發展。持續開展“福彩助學”“福彩暖冬”等公益活動,彰顯福彩“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