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中國好人”、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關工委關愛工作專家團團長周慧玲——
三尺講臺隨處在,退而不休再出發

時間: 2024-12-11 10:30   來源:中國社會報

本報記者  劉靜靜

12月2日午后,在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街道康橋華城社區,記者見到了今年75歲的“中國好人”、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關工委關愛工作專家團團長周慧玲。她熱情地跟記者分享了他們老年志愿者共建美好家園的點滴。

走在社區里,文明標語隨處可見:石榴樹上掛著寫有“康橋人修養樹上掛,富貴地遍開文明花”的標識牌;宣傳欄里貼著“樂當志愿者,爭做活雷鋒”等字眼的“康橋人家公約”……周慧玲與鄰居們在2008年剛入住時許下的“讓鄰里親如一家、讓文明隨處可見”的愿望已變成現實。

2009年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后,在社區黨支部的支持下,周慧玲積極倡導,聯動社區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職工、老農民等組建社區文化建設志愿服務雷鋒團隊,提出“共修上善之德,共建書香人家,共育龍族傳人,共興文化家園”的目標,廣泛開展老年人文娛、青少年教育、節日送溫暖等活動。在周慧玲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成為社區文化建設志愿者。

當天下午3點,在康橋學堂的教室內,周慧玲參加了社區老年合唱隊的排練。10余位老人有的唱歌,有的演奏樂器。“周老師就是我們的主心骨,在她的帶領下,我們發揮各自優勢,為社區、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力量,退休生活別提多充實、多快樂了。”今年63歲的荊華是合唱隊里的葫蘆絲演奏者。在周慧玲的影響下,她走出家門成為雷鋒團隊的一員。

今年59歲的陳新莉是合唱隊里的手風琴演奏者,排練之余,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小事。一天晚上10點多,陳新莉帶著一身的疲憊剛從外地回到家中,周慧玲就端著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按響了她家的門鈴。“我當時感動得都快哭了,周老師擔心我沒吃上飯,那么晚還給我送吃的。”陳新莉說,“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周老師以身作則,帶著我們一起為居民辦好事、解難事。”

除了在社區奔波忙碌外,周慧玲始終不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2003年退居二線的她加入了鄭州市關工委“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報告團和鄭州市教育局關工委關愛工作專家團,后又加入河南省青少年德育專家宣講團。有一年,她在一所中學作完講座后,孩子們想要她的簽名。周慧玲就用9個小時給200多個孩子每人寫下了一句鼓勵的話并簽名。對于孩子們提出的困惑,她也寫了回信。

21年來,周慧玲深入學校和社區作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等主題講座1700余場,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市。在周慧玲眼里,講臺無處不在,隨處都可以傳遞正能量。

2020年9月10日教師節那天,正打算外出作講座的周慧玲在鄭州東站候車室里偶遇了一批剛入伍的新兵。作為軍人的后代,周慧玲情不自禁地向這些年輕的子弟兵叮囑了幾句:“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希望你們到了部隊,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國家,保護好人民……”說罷,周慧玲敬了一個軍禮,向這些勇敢的年輕人致敬。這一幕被人拍成短視頻傳到網上,網友們稱其為“最暖心的思政課”。“我的父親是一名軍人,母親是一名教師,我自己也曾是一名教師,我要像父親一樣為國家作貢獻,像母親一樣愛護學生、培養祖國的花朵。”周慧玲說。

為幫助更多家庭、老師解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2020年,周慧玲決定把課堂搬到“云端”,她發起成立家庭教育品牌項目“家教良方”,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搭建服務青少年、老師、家長乃至全民的網絡學習平臺。自此,周慧玲的教學工作從小課堂走到大講堂、從學校走向社會、從線下拓展到“云端”,服務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如今的周慧玲,已是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

在周慧玲錄制的視頻里,她很多時候都系著一條紅圍巾,記者見到她時,紅圍巾依舊是標配,在蕭瑟的冬日里顯得格外亮眼。

“為什么您總是系著一條紅色圍巾?”記者問。

“因為紅色是革命的顏色啊!我們要退而不休再出發,把老年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紅紅火火!”周慧玲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