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為進一步擴大養老志愿服務隊伍、拓展服務范圍,2024年12月以來,北京市民政局舉辦“京彩時光 銀齡守望”養老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指導養老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情感慰藉、健康科普、文體娛樂等7類服務,引領廣大志愿者特別是老年志愿者發揮自身特長和帶頭示范作用,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貢獻力量。養老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得如何?老年人和志愿者有哪些感受?日前,本報記者深入順義區、朝陽區、東城區等地進行了實地探訪。 入戶走訪送溫暖 2024年12月31日一大早,順義區北石槽鎮東辛莊村幸福晚年驛站站長劉艷霞就帶著工作人員和兩名志愿者到村民張林家走訪。年近八旬的張林因患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老伴照顧。“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帶您到外面曬曬太陽吧。”志愿者溫振榮和董士田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將老人抱到輪椅上。“我這一天下來可不輕松,力氣不夠用了,腰有時候也不舒服,多虧你們經常來幫我一把。”張林的老伴李大媽說。 北石槽鎮位于順義區西北部,是該區最偏遠的鎮之一。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凸顯。劉艷霞告訴記者,東辛莊村幸福晚年驛站為周邊5個村的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其中,包括給40余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提供入戶走訪等服務。“為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我們專門成立志愿服務隊,鼓勵各村熱心公益、熟悉村情的村民加入,跟工作人員一起為老年人提供入戶服務。”劉艷霞介紹。 67歲的溫振榮和66歲的董士田都是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于2022年1月加入志愿服務隊。每周二、周三是驛站的入戶巡訪日,他倆每次都早早來到驛站,跟隨工作人員一起走村入戶,為老人提供血壓測量、安全隱患排查、家政保潔、理發清潔等服務,有時還會幫忙更換煤氣罐、維修家電。 “明天就是元旦了,給您送個‘福’字,祝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在村民趙真家,溫振榮和董士田將紅彤彤的“福”字掛歷展開呈現在老人面前。趙真年近八旬,下肢癱瘓不能行走,日常生活由老伴照顧。天氣轉涼,為讓老人的腿更舒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特地帶去一些熱敷貼。溫振榮幫老人貼上后,又為老人按摩起腿來。“這個東西可管用了,一會兒,您的腳和腿就暖和了。” “志愿者們都特別熱心、細心,有了他們的幫助,驛站的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了。”劉艷霞說。 養老驛站話家常 “老北京有一句俗語,‘朝陽門外關廂鋪開幸福大道’。作為元明清三代的漕運之道,朝陽門外關廂一帶曾經是京城最繁榮的地區……”近日,在朝陽區朝外街道天福園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內,居民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參加“朝外故事”書香陪伴夕陽紅主題活動。朝陽區檔案館榮譽館員馬仲清作為銀齡志愿者,通過回憶昨天、暢談今天、展望明天3個篇章,帶領大家在閱讀中了解朝外地區的歷史風貌和發展變遷。 “我于1947年出生在朝外街道,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2007年退休后,我發現社會上沒有單獨介紹朝外街道歷史的圖書,于是便通過走訪、查閱資料等方式,先后撰寫了《朝陽門外》《朝陽文化》《朝外南下坡》等書籍。”活動現場,馬仲清向大家介紹了圖書的創作背景,還閱讀了書中的精彩段落。在他的帶動下,在場居民也紛紛回憶起往事。“我家附近有一個大眾照相館,當時弟弟趴在茶幾上拍的百日照現在還保存著呢。”“朝外街道有很多老牌清真飯館,紅燒牛尾、砂鍋羊頭、扒肉條……太多好吃的美食了。” 聊著聊著,大家就聊到了朝外街道今天的幸福生活。65歲的史建平是隨子女來京居住的“新北京人”。“10多年來,我們周邊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克洞學館、僑福芳草地等特色地標成為潮流打卡地。我上了銀杏老年大學,不僅學習了手工編織、唱歌、朗誦,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史建平高興地說。 據天福園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負責人于立介紹,驛站成立于2023年3月,先后成立了銀杏劇社、銀杏老年大學等,圍繞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服務。“今后,我們將積極構建‘初老’服務‘老老’志愿服務模式,組織更加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為老年人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 集體生日送歡樂 2024年12月26日上午,京城北風勁吹、寒意十足。在東城區龍潭街道龍潭北里社區活動室,志愿者正忙著為即將舉辦的集體生日會做準備。大家有說有笑地布置會場、彩排節目,熱鬧紅火的氛圍與外面寒冷的天氣形成鮮明對比。 這是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務隊。據龍潭北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站長王一鷗介紹,志愿服務隊有30多名隊員,由陳連英擔任隊長,年齡最小的60歲、最大的85歲,都是居住在龍潭北里社區的活力老人。“志愿者雖然年紀都不小了,但每天精神煥發、活力十足,努力為社區貢獻光和熱。”王一鷗告訴記者,集體生日會由驛站在“京彩時光”志愿服務平臺發起,每季度舉辦一次,每次邀請當季度過生日的70歲以上老年人參加。 上午9時許,壽星們陸續來到活動現場,集體生日會開始了。志愿者既是志愿服務的提供者,又是文藝節目的表演者,每個人都戴上了鮮艷的絲巾,將最有精氣神的自己展現在壽星們面前。唱歌、跳舞、唱戲、跳操……雖然節目達不到專業水平,但觀眾看得津津有味。詩歌朗誦、紅歌演唱這兩個節目最受歡迎,臺上臺下共同誦讀、演唱,將活動推向高潮。 隨著音樂《生命之河》響起,志愿者為壽星們送上雞蛋、長壽面、水果、壽桃等,在與老人擁抱的同時溫暖地道出:“生日快樂,我愛你!” “能和老鄰居一起過生日,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看著今天熱鬧的場面,我感覺自己都年輕了。”76歲的李大爺說,今后他要踴躍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保持好心情,讓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