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 唐歆潔 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茶葉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自成立以來,以“建基地、搞加工、做品牌”為抓手,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服務廣大茶企、茶農和會員單位,為推動行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積極貢獻力量。
服務茶行業,助力產業振興
協會按照“服務茶行業、推廣茶品牌、弘揚茶文化”工作思路,推動茶產業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一是傳承創新煥活力。協會注重改進制茶工藝、提高茶葉品質,重點培育“鎣山記”品牌,研發“廣安紅茶”“鎣山皇片白茶”“廣安柚花茶”等一批精品新茶,助力廣安茶葉產品結構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提升了廣安茶葉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建章立制樹規范。協會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及廣安松針的種植標準、加工標準和倉儲運輸標準等,推動前鋒茶產業標準化建設,以高標準助力行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三是育才培訓帶聯動。建立農民教育培訓基地等平臺,舉辦茶藝師、評茶師、茶葉加工等培訓班24期,幫助培養茶葉專業人才420名、本地產業工人800余名,助推茶行業人才發展壯大。
拓展增收路徑,帶領農民致富
為幫助茶農解決種植、加工、銷售和技術方面的難題,協會會員單位成立了廣安市森林雨茶葉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種植、管護和銷售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抱團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一是土地流轉收股金。與龍灘鎮水源村簽訂土地流轉經營協議,將地處丘陵地帶、利用率較低的土地流轉入股到合作社。截至目前,已有308名農戶加入合作社,建成生態茶葉基地2000余畝,年產量達120余噸?,真正實現變“荒山”為“茶山”、變“農戶”為“股東”,帶動戶均增收5000余元。二是就地務工掙薪金。如今,前鋒區茶葉產業年產值已達?3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參與茶樹種植、管理、采茶、制茶、銷售等環節,農戶年均增收?5000元至8000元,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三是茶旅融合賺旅金。以茶園為依托,建立茶文化中心,深入挖掘茶產業的功能內涵,大力延伸以茶為核心的產業鏈條,積極建設集觀光、研學、體驗、休閑、康養等功能為一體的茶旅示范區,有效帶動周邊村民在特色餐飲、農產品銷售等方面增收致富,走出一條“以茶帶旅、以旅興茶、茶旅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厚植服務情懷,公益回報社會
協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一是做好規劃聯動。將周邊群眾就業、產業發展、農戶增收作為重要考量,把龍灘鎮水源村全域納入茶旅融合發展規劃,為農戶致富增收想好點子、謀好路子。二是開展愛心慰問。積極幫扶慰問周邊困難群眾,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捐款捐物、支持就業等方式服務群眾、服務社會。自協會黨支部成立以來,累計開展黨員志愿服務26次,幫扶慰問150人次,惠及困難群眾320人。三是提升致富技能。為周邊群眾免費開展茶葉種植技術科技助農培訓,累計培訓200人次,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