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春風送暖入人心,春雷陣陣催奮進。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之際召開的2025年全國兩會,處處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透出濃濃的民生暖意,勾勒出一幅美好的民生圖景,也為新一年的民政工作鋪開了新考卷,需要每一位民政人領題、審題、破題、解題。 強化政治擔當,聚焦聚力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既要領會精神,也要認領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备骷壝裾块T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首要任務,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深化對民政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在保障對象的普遍性、服務內容的基本性、政府職責的兜底性上下足功夫,在積極主動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上聚焦聚力。 明確工作思路,通過改善民生有力支持和促進經濟發展。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25年工作,明確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并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銀發經濟、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殘疾人權益保障等工作作出相關部署,為各級民政部門推進相關工作提出目標任務。各級民政部門要牢牢把握民生改善同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提請各級黨委和政府將民政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積極通過發展經濟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通過民生改善來支持和促進經濟發展。 探索創新路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新期盼。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民政部門正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進保障對象從特定群體向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轉變;服務內容從物質保障為主,向物質救助、社會服務和精神關愛兼顧轉變;要素保障從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為主導,積極發揮市場、社會等多方力量作用轉變;手段方式從傳統服務方式向數智化、標準化方式轉變?!八膫€轉變”的背后,是人民群眾對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新期盼,是民政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提升的新考量。各級民政部門要堅持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角度出發,著眼于促進共同富裕,推動城鄉和區域統籌,履行好兜底保障職責,持續提升民政服務能力水平,推動民生保障服務和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同步、相得益彰。 狠抓重點任務,推動全國兩會有關民政工作的部署落實落地。辦好惠民事,重在抓落實。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部署,還是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都瞄準民生痛點和民政要點。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動全國兩會涉及民政工作的各項重要部署落實落地,辦好定下來的事,抓好正在干的事,謀好要干的事。要抓重點抓關鍵,毫不松懈地推進民政法規制度建設,從嚴從實推進民政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堅持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著力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工作水平。要高度重視全國兩會匯集的社情民意,讓有情有理的建議提案,得到有力有效的落實辦理,最終成為對群眾有益有利的好事實事。 潮涌東風勁,揚帆再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為契機,全心全意為人民、鼓足干勁促發展,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每一位民政服務對象都能共享發展紅利,進而轉化成滿滿幸福感,把增進民生福祉的強勁信號轉化成惠民利民的具體實踐,把全國兩會美好的民生圖景轉化為暖心的民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