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新 張 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024年4月,上海市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印發了《關于推進上海社會組織協商工作的意見(試行)》,在全國率先開啟社會組織協商制度化探索。
作為全市首批三個社會組織協商試點區之一,近日,楊浦區舉辦“共建和諧美麗城市 共創幸福美好生活”社會組織協商工作推進會,推動社會組織民主協商健康有序開展,助力楊浦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楊浦區委副書記周嶸出席會議并講話,楊浦區副區長于洋、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組織服務處處長沈軍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楊浦區推進社會組織協商工作,首先,以更高站位深化思想認識。一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增強政治參與,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社會組織協商的全過程,充分彰顯人民意愿,確保協商工作守正創新,穩妥推進。二是要是堅持服務中心大局。聚焦“兩共兩美”建設目標(共建和諧美麗城市,共創幸福美好生活),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緊扣楊浦“三篇大文章”,圍繞城市發展的堵點難點、民生所需的急難愁盼,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以高質量協商進一步服務高質量發展。
其次,以更實舉措實現常態長效。一是要建好制度。對標對表,把實施方案落到實處,以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組織促進會為載體,借助高校智庫等資源,在會議制度、議題制度等方面進一步探索,逐步完善社會組織協商制度體系,真正實現管長遠、利常態的目標。二是要凝聚共識。依托區級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聯席會議平臺,將社會組織協商工作納入總體工作安排,發揮好業務主管單位的專業優勢和屬地街道的優勢,圍繞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聚焦社區治理難點、熱點,扎實開展協商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實現雙向奔赴。三是要多元融合。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民主協商方面的先天優勢,與其他協商渠道加強聯動、密切配合,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民主協商的活力和創造性。
再次,以更大合力提升協商效能。一是要加大轉化力度。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的選題和制定,把社會組織協商成果運用與人大建議、政協提案制定有機融合,轉化為提案建議的重要內容,推動社會組織在一線工作中總結提煉的“金種子”盡快結出“金果子”。二是要提升參與廣度。依托高校智庫,在學術座談、賦能培訓、協商調研、協商報告等方面為社會組織協商提供有力的專業支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楊浦經驗。三是要形成宣傳熱度。注重協商的調研覆蓋,多維度聽取各方意見,形成對社會事務公正的評價意見。強化對協商的宣傳引領和全過程能見度,引導社會組織結合專業優勢踴躍參與協商。
會上,楊浦區與復旦大學合作建立社會組織協商智庫,將有利于為協商工作提供更多強有力的專業建議,促進楊浦社會組織協商穩妥有序、規范發展。
會上發布了《關于推進本區社會組織協商工作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楊浦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徐佳對《方案》的4大板塊、15條主要措施進行了詳細解讀。
會上舉行了首批楊浦區社會組織協商聯系點頒牌儀式。作為推進《方案》落實的主要舉措之一,楊浦區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綜合考量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規范化評估等級,兼顧行業、專業代表性以及協商能力等要素,推選產生了首批區級、街道級和行業協會商會協商聯系點共32家。
會上還發布了《2025年楊浦區社會組織協商重點協商主題清單》,明確了本年度楊浦區社會組織協商工作方向,突出了協商工作重點。
會議明確了各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工作任務清單,進一步凝聚部門合力,為社會組織協商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上海市楊浦區濱江治理聯合會、上海市楊浦區科創促進會和上海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三家社會組織協商聯系點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分享各自在探索社會組織協商方面的好思路、好點子,并對下一步開展社會組織協商工作表明了態度、堅定了信心。
上海市楊浦區首批社會組織協商聯系點
區級專業協商聯系點
上海市楊浦區濱江治理聯合會
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組織促進會
上海市楊浦區科創促進會
上海楊浦區紅日養老院
上海楊浦雙語學校
上海楊浦區善治社區黨建工作室
上海楊浦陽光社區服務管理中心
上海延澤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上海楊浦區鴻源社區公益發展中心
上海楊浦區賦彩敦煌當代美術館
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
上海律佑社會治理法律服務中心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務中心
上海政和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上海市楊浦區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
上海市楊浦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上海楊浦區恩三民族文化傳播中心
上海楊浦區海芽家庭教育服務中心
街道社會組織協商聯系點
12個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行業協會、商會協商聯系點
上海市楊浦區通信技術聯合會
上海市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商會
2025年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組織協商重點協商主題清單
激發人民城市發展新動能
培育新消費增長點
探索企業定制化服務
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造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新圖景
人工智能時代的老年防詐
社會服務機構如何參與對口幫扶工作
特殊青少年監護缺失
共建和諧養老社區,共創文化融入夕陽
打造兒童健康成長“樣板間”
打造楊浦區特色“海派家風”暨家庭文化傳承與創新
展現人民城市黨的建設新氣象
“黨建+眾籌”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開辟人民城市治理新路徑(各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牽頭)
共繪濱江綠色畫卷,暢享健康低碳生活
激發多元主體創新活力,探索區域共建共治新路徑
共繪家園藍圖——老舊小區“微更新”多元協商
“黨建睦鄰+‘三新’助力”同頻共振新模式
共商街區治理,共享社區煙火情
“凝聚治理合力,助力精準幫扶”
五社聯動下推進志愿者隊伍培育
協商共建“15分鐘四平社區公益生活圈”
打造社區共享花園,共筑鄰里“夢想小院”
“促進多元主體參與,優化社區自治模式”
黨建賦能——社會組織協商工作的新媒體宣傳矩陣構建
提升專業服務,推動多元共治,共建活力品質新江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