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廣東持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嶺南花開處處春

時間: 2025-04-24 09:33   來源:中國社會報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莫冠婷

春日時分,嶺南大地綠樹暖陽,百花爭艷。

明媚的陽光下,80歲的盧先生走進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街廣和社區(頤康中心)長者飯堂。“我只要支付7元,就能吃到原價13元的兩葷一素一湯套餐。”說起家門口的長者飯堂,盧先生連連稱贊。

全省建成老年助餐服務點3652個,婚姻登記實現“跨省通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五年來,廣東省各級民政部門以一項項創新舉措、一件件民生實事、一次次暖心行動,持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讓老年人生活更舒心

“適老化改造后,我生活更方便、安全了,心里感覺很踏實!”林先生家住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提起家里的新變化,70多歲的他連聲稱贊。

過去,林先生居住的房屋設施老舊,日常生活面臨諸多不便。2024年4月,珠海市民政局聯合區、鎮為林先生量身定制了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蹲廁改為馬桶,衛生間安裝安全扶手、鋪設防滑地墊,廚房里配置新操作臺……一系列改造,大大提高了林先生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聚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廣東省扎實推進實施一系列舉措,努力讓老年人的生活更舒心。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廣東把統籌推進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省級層面把養老服務相關工作納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民生十大工程”“十件民生實事”統籌推進。

如今,廣東省老年人享有29項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城鄉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快健全,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78%,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2.1萬個,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651家,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16.87萬張。建成老年助餐服務點3652個,累計服務老年人超5054萬人次。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超9萬戶,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

此外,廣東持續完善省、市、縣、鄉四級老年維權網絡,創建132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為1486萬名老年人購買了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舉辦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等養老服務供需對接交流活動,打造銀發產業展銷平臺。

讓兒童成長更有愛

小玉(化名)和妹妹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她們的家在清遠市清城區。因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姐妹倆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由于妹妹患有二級肢體殘疾且情緒不穩定,姐妹倆經常鬧矛盾,她們的奶奶也沒有什么好辦法。根據小玉的家庭情況,當地組成了一支由“雙百”社工和來自社會組織的心理老師參與的志愿服務小組,定期到小玉家開展關愛服務。

“沒關系,慢慢說,你做得到的,你的聲音很好聽啊。”在心理老師的引導下,鬧了不愉快的姐妹倆情緒很快穩定下來。志愿服務小組還多次和小玉的奶奶交流,向她介紹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矛盾。

“我們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其家長開展‘情志療法’,在成長教育、心靈關懷等方面提供關愛幫扶,普及心理健康、情緒管理、親子關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一位心理老師說。

既要保障孩子們的基本生活,也要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近年來,廣東省民政廳持續開展百家社會組織走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累計關愛服務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6萬余名。

廣東省不斷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強化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摸排監測、入戶走訪,為他們精準提供關愛服務。與此同時,大力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兒童福利機構由106家優化為33家,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增至139家。

讓困難群眾更有獲得感

梁女士家在肇慶市廣寧縣,40多歲的她患有肢體殘疾,兩個女兒出生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后來,民政部門將她家納入低保,梁女士還享受到了殘疾人兩項補貼。2023年,梁女士的丈夫去世,民政部門又將她的兩個女兒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

“這些年,我們的保障金一直在提高,家里的生活和孩子的上學費用都不用發愁。”梁女士說,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地的“雙百”社工還定期為她和孩子提供心理撫慰、社會融入、資源鏈接等多元化的兜底民生服務。“物質+服務”的救助,讓梁女士一家的生活更安心。

和梁女士一樣,在廣東,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正感受著“救”在身邊的安穩。廣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不斷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出臺《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關于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改革文件,制定《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一體謀劃、統籌推進全省綜合救助服務平臺、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服務類社會救助等試點工作,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綜合救助格局。

據統計,五年來,廣東推動91.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兜底保障實現脫貧,及時將18類困難群眾約490萬人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持續優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啟動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工作,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8.9萬人次。

讓民生服務更暖心便捷

婚喪嫁娶皆民生。為讓群眾得到更便捷的公共服務,五年來,廣東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推動殯葬、婚姻等基本社會服務更加均衡可及。

在殯葬服務管理方面,廣東開展新時代殯葬事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節地生態型公益性公墓示范項目建設工作;加強城鄉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全省建成殯儀館89個、安葬(放)設施2155個;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節地生態安葬率超63%。

在婚姻登記方面,廣東啟用結婚證、離婚證電子證照,全省實現婚姻登記“全城通辦”“跨省通辦”;全面實施婚姻登記“零收費”政策,推行節假日開展婚姻登記服務;持續加強婚姻登記機關場所建設,全省168個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婚姻家庭輔導室,108個婚姻登記機關升級改造后成為“網紅打卡點”。

讓社會活力持續釋放

曾經,在肇慶市鼎湖區,香蕉收購商需要問路才能找到村民的種植地;如今,開車跟著路牌或導航就能找到地方。在廣州市南沙區,游客跟著地圖導航來到東涌鎮大穩村,不僅能看美景、品美食,還能掃描路牌上的二維碼了解地名故事。一個個地名鏈接起人流、物流、信息流,繪就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五年來,廣東省民政廳積極推動區劃地名工作,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聯合18個部門建立地名管理協調機制,全省新命名地名21.53萬條,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263個;深入推進“鄉村著名行動”,確定52個鄉村地名建設重點鎮。

五年來,廣東持續加強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全面領導,社會組織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邁進。全省約7.1萬家社會組織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在“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中提供就業崗位11.6萬個,在“百社聯百村——助力百千萬工程”專項行動中開展項目710個。2022年至2024年,廣東通過減免收費等舉措減輕企業負擔8.27億元。截至目前,全省登記認定慈善組織2003家,慈善組織年均捐贈超200億元。

五年來,廣東共銷售福利彩票939.99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81.65億元。創新實施“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全省建成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1631個、村(居)服務點9218個,3萬多名“雙百”社工累計為超200萬戶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建立服務檔案、服務超2800萬人次。

嶺南花開處處春,粵海潮來日日新。廣東民政將不斷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