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北京清明節祭掃文明祥和平穩有序

時間: 2023-04-07 09:06   來源:中國社會報

本報記者 陳 華

今年的清明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實施“乙類乙管”之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加上清明節假期僅有一天,清明祭掃秩序怎樣,地方是如何應對的?4月5日清明節當天,本報記者跟隨民政部清明節祭掃工作辦公室主任、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一行,以“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來到北京有代表性的清明節祭掃現場走訪調研。

清晨,一場春雨將首都北京的上空清洗得纖塵不染,環線公路兩邊的樹梢和枝蔓上,嫩芽、花瓣簇擁,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9:40,從地鐵和公交下來,去往八寶山革命公墓和人民公墓的人流源源不斷。記者看到各個路口都有交警、輔警和志愿者在疏導交通,每個路口和分流地段都有高大、清晰的祭掃導引牌,時不時有路人停下來打聽路線,工作人員禮貌而耐心地進行解答……人車分流,秩序井然。

去往八寶山革命公墓的路上,被鐵柵欄隔出兩條進出通道。安檢入口處,設置了一個既擋雨又避風的白色帳篷,工作人員一邊禮貌地遞上黃白菊花,一邊提醒祭掃注意事項。停車場里,前來祭掃的車輛很集中,廣播提醒大家盡早離開聚集區并告知各園區方向。革命公墓骨灰堂前,幾位手擎少先隊旗、筆直站立、斜挎綬帶的少先隊員引得人們自發合影留念,這已成為今年清明祭掃“我為英雄來站崗”的網紅打卡地,也是石景山區委教育工委、少工委與八寶山革命公墓共同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系列活動之一。

在公墓工作人員引領下,我們來到北京市清明指揮部,上樓途中偶遇北京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和市社會福利事務管理中心的幾位負責同志。據介紹,市委書記尹力、市長殷勇剛剛開完清明節祭掃工作調度會,對服務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北京市從市到區都成立了領導協調機制,要求民政、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協調聯動,確保清明節祭掃服務保障工作萬無一失、平安有序。

據了解,八寶山革命公墓今年推出了36項惠民利民便民舉措,包括免費為烈士墓擦碑、骨灰暫存、提供政德教育講解服務以及清明期間為烈士墓敬獻鮮花、遠程代祭等。記者在現場看到,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借用共享輪椅。除此以外,時空郵箱、寄語墻也頗受歡迎。一位老人正在一張信箋上認認真真地寫著寄語,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一種“水溶祭掃”的新型追思方式。逝者家屬在信箋上寫下留言后,或疊成紙船,或疊成千紙鶴,輕輕投入水中,不一會兒,這些寄托著哀思的信箋就會完全溶解于水。“我們永遠祝福您?!薄艾F在我的學習很有進步,工作也很好,放心吧,就是很想念您!”信箋上的真情表達令人動容。

公墓各園區里,到處都是手捧鮮花、靜默哀思的人們,許多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往來其間。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自清明祭掃以來,他們91名志愿者輪班倒,24小時聽候清明指揮部的調遣,“保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身影。”

調研組一行隨后來到北京市海葬和自然葬辦公室,以普通來訪者的身份詢問值班情況。工作人員回答:“春節以來,每天大概有20多人報名參加海葬或自然葬,這種生態安葬方式越來越受群眾歡迎。”

10:30,八寶山人民公墓內人頭攢動。取水池邊,放置著一排排使用后自覺洗刷歸位的水桶,折射出一座文明城市的道德水準。記者在便民服務臺看到,北京八寶山禮儀有限公司提供了印有“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字樣的環保手提袋,祭掃群眾還能免費獲得描碑顏料和毛筆,除了每人限領一枝菊花,鮮花售價每枝3元、每盆15元外,還有平價花籃、花圈。業務大廳外的廣場上,??恐惠v急救車和一輛消防救援車,車上人員整裝就位,警惕關注著周邊情況。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內容,傳遞著一種溫暖的力量。八寶山人民公墓主任李金升聽說調研組來了,從墓區匆匆忙忙趕過來,介紹了今年清明祭掃服務保障情況:“與往年相比,今年人數有所增加,但大家井然有序,非常配合支持公墓采取的安全措施,沒有發生一起非正常情況?!?/span>

臨近中午,去往太子峪陵園的車流未見減少,沿途不時看到疏導交通的警察和戴著各類袖標的志愿者。

12:10,京城西郊的太子峪陵園周邊秩序井然。穿著制服的保安和工作人員為行人分發著有關太子峪陵園介紹、北京殯葬服務指南、骨灰自然葬、骨灰海撒等小冊子。記者拿到一份《清明節“理性追思 文明祭掃”倡議書》,上面寫著“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拂袖清明祭……綠色文明祭掃,理性表達哀思,自覺摒棄在街頭、路邊、廣場、林區、草地焚香燒紙等不文明行為……”,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弘揚時代新風。

走進太子峪陵園內,一座青磚灰瓦、頗具現代感的小院引起了調研組一行的注意。原來,這是今年太子峪陵園重點推出的“數字科技殯葬”服務。在這里,不僅有融合了數字科技殯葬和骨灰存放功能于一體的數字立體化墓室,還有一個可以以聲光電及數字技術展現生命歷程、家風傳承的沉浸式殯葬禮儀廳。王金華對這里“每一個生命都有閃光點 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紀念”的服務理念深為認同。他說:“這句話深刻闡釋了殯葬的公益屬性,也給我們出了一個課題——生命文化確實值得好好研究,數字科技與現代殯葬深度融合,最終要讓普通群眾從中受益?!?/p>

14:30,太陽鉆出了厚厚的云層,太子峪陵園沐浴在金色的陽光里。傳統墓區、自然葬式區、立體葬區、碑林區等,仍有一些祭掃的群眾手捧著鮮花向里邊走去。據太子峪陵園經理王碧介紹,自3月18日起,北京進入清明集中祭掃期,陵園已接待近15萬名祭掃群眾,僅4月5日清明節當天上午,就接待了1.5萬余人次?!耙驗楦黜椆ぷ鳒蕚涑浞郑噍^往年壓力反而沒那么大,一切都很平穩。”

返回民政部的路上,王金華坦言,看了北京幾處公墓,一路所見所聞,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非常扎實,真正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看了放心、暖心。”

而稍晚記者從北京市清明指揮部獲得的一組數據驗證了這一點:4月5日當天,北京全市民政系統共上崗開展服務保障3.7萬人;市公安局部署警力3562人,維護祭掃現場秩序;市公安交管局部署設置交通維護崗位322處,出動警力803人,確保交通運營安全;首都精神文明辦組織805名引導員參與清明祭掃服務,發放宣傳材料1.9萬份、照顧老弱病殘孕3563人、咨詢指路1.4萬人次、服務群眾約24萬人次;公交集團途經18處陵園墓地的115條公交線路共計出車1691部,發車6315車次,運送23.96萬人次;市應急局、園林綠化局、民政局、文化和旅游局共派出12個檢查組,檢查各類單位17家……這個清明節,首都北京的祭掃工作文明、祥和、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