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胸懷“國之大者” 積極主動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專訪海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曾鋒

時間: 2023-04-13 09:03   來源:中國社會報

本報記者 雷 耀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指出,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五年來,海南推動自貿港建設實現了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到“進展明顯”再到“蓬勃興起”的喜人變化。新時代新征程,海南民政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春風,聚焦主業、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真抓實干,為自貿港建設積極貢獻民政力量。近日,本報記者就海南民政工作服務自貿港建設這一主題,專訪了海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曾鋒。

記者:建設海南自貿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海南民政是如何服務這一國家發展戰略的?

曾鋒:民政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緊緊圍繞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大局來推進,這就是我們海南民政人務必要胸懷的“國之大者”。五年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始終把領悟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把落實好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放在首位,始終站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全局中思考謀劃推進民政工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鄉村振興、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堅持項目化、清單化扎實抓好民政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做好新時期民政工作要把握“度”,保持民政服務保障質量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要主動“進”,改革創新與自貿港相適應的民政政策機制;要注重“優”,以數字化為牽引提升民政政務服務水平;要堅守“穩”,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推進民政事業穩中求進。各級民政干部積極主動作為,為自貿港建設夯實了民生保障根基。

記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使命和目標。海南民政在發揮兜底保障職責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曾鋒:讓困難群眾共享自貿港建設成果,是民政的一項重要工作。過去五年,我們出臺20多個政策文件,健全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將醫療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殘疾人救助全面延伸到城鄉低保邊緣家庭,形成低保、特困、城鄉低保邊緣家庭梯度救助格局。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省民政廳保持過渡期內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總體穩定,將7.7萬建檔立卡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給予兜底保障。加強部門信息共享與數據比對,主動查找、及時發現群眾致貧風險,提供相應救助幫扶。我們還建立基于居住證的社會救助制度,建成全省上下貫通的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低保金和特困供養金“一卡通”發放;建立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核對平臺接入涉及個人財產狀況的近30項信息,有效提升了社會救助的精準度,讓更多困難群眾得實惠。

記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賦予行業組織更大自主權,賦予社區更大的基層治理權限,加快社區服務與治理創新。海南民政是如何推動和落實這一重大部署的?

曾鋒:我們強化黨領導基層群眾自治和社會組織管理,圍繞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制定賦予社區更大治理權限、健全完善“一核兩委一會”鄉村治理結構等8個配套性文件,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制度體系持續完善。探索推廣“大社區”綜合服務新模式,規范“大社區”綜合服務體系,整合下沉社區公共資源,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在全省建成159個鄉鎮(街道)社工站,今年內將實現鄉鎮(街道)社工站全覆蓋。2022年,聚焦建設清廉自貿港任務部署,我們將村務公開納入“小微權力”監督事項清單,省、市(縣)聯動做好村務公開,切實保障了群眾的參與權和監督權。(下轉4版)(上接1版)開展行業組織賦權試點工作,將原來由部門承擔的28項權責分別交由行業協會實施,45家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公約,行業協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發布的團體標準從2021年年底的88項增加到165項,充分發揮了行業組織在市場秩序維護、標準制定實施、行業糾紛調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還建成集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孵化培育、資源對接等功能為一體的省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大力培育發展與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社會組織。

記者:海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自貿港建設的大好時機,也吸引了大批全國各地的老人到海南養老,這對海南的養老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海南民政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曾鋒:我們注重發揮海南生態環境優勢和自貿港政策優勢,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提供養老服務,培育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企業,促進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兜底有保障、普惠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2019年,建立由省民政廳、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人社廳等單位組成的海南省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對養老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和部門協作配合。省民政廳推動建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出臺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以清單化的方式明確基本養老服務的內容、對象、標準,逐步推動基本養老服務惠及全體老年人。出臺《海南省養老服務標準體系》,積極推動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進一步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的有效銜接,全省96.2%的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開展醫養結合,53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療機構開通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省民政廳還將推動《海南省養老服務條例》立法。推動將養老服務人才納入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認定體系,落實相應優待政策,吸引國內外高端養老人才來海南就業。引導大中專院校及技工學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推動建立由醫生、護士、社工、理療師、心理咨詢師和護理員等組成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大力推廣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面向居家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倡導樹立積極老齡觀,分層分類做好養老服務,讓高齡失能老人老有所養,讓低齡健康老人老有所為、發揮余熱。

記者: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題中之義。五年來,海南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區域協調發展打開新局面。海南民政在這方面進行了怎樣的探索和實踐?

曾鋒:2022年,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省民政廳智慧海南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分設5個工作組,梳理24項重點任務舉措清單,強力推進民政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建立企業首席服務專員制度,深入開展“政企面對面”和“萬名干部下企業”服務活動,為企業解決現實難題。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精簡再造政務服務流程,上線推進婚育、殘疾人服務、退休人員過世、我要開養老院4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推動落實慈善信托設立、變更備案和社會團體變更登記等46項2022年政務服務“零跑動”工作事項,可辦率達83.64%,最大程度利企利民。積極協調民政部回流“金民工程”涉及我省相關數據,做好民政領域人口和法人數據歸集,加強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最低生活保障證書、結離婚證書等7個電子證照數據動態維護管理,進一步加大跨部門數據共享協調力度。我們還推動建立全省城鄉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明確從2022年至2025年全省低保標準逐年提高、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四年實現全省城鄉低保統籌的目標。下放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至鄉鎮(街道),推行“一網通辦”,構建無差別、均等化社會救助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