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是關系民生福祉的大事。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民政部關于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部署,以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攬,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優先”等一攬子政策,提升養老服務人才專業技能和管理服務水平。 加強“三個聯動”,多渠道擴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規模。加強“校企聯動”,建立校企養老服務人才雙向培養機制,在17所院校設置老年康復、老年護理、老年服務管理等專業,“訂單式”培育養老服務人才;依托品牌養老服務機構設立實訓基地22個,每年培訓3.6萬人次。加強“政策聯動”,規范公辦養老機構人員配比,根據自理、半失能、失能三個等級,按照不低于1∶10、1∶6、1∶3的比例配備養老護理員;建立社工引領志愿者機制,每千名老年人配備社會工作者2人,全市現有老年社工6700余人、老年志愿者30余萬人。加強“部門聯動”,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為契機,民政、醫保聯合組織就業培訓,6300余名低收入人員在養老護理崗位實現就業,新增經辦、照護、回訪等養老服務就業崗位近2萬個。 推進“三個合作”,多層次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專業技能培訓。推進省市合作,實施“百千萬養老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品牌項目,建立11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開設養老管理人才研修、養老院長能力提升、護理骨干培優等多個班次,2022年,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2萬余人次,培訓養老機構院長及其他管理人員、養老顧問、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護者2958人。推進區域合作,加強成渝地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主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暨成都都市圈養老機構院長能力提升培訓;創設“成都平原經濟區養老服務骨干培訓”品牌,將德陽、眉山、資陽等市養老服務骨干納入免費培訓計劃。推進國際合作,實施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范項目,編制“深化中日醫療和養老服務合作”等專項規劃;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依托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成都代表處,以線上洽談會方式,學習借鑒日本認知癥照護、養老機構傳染病防治等養老服務管理先進經驗。 落實“五項制度”,多途徑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激勵褒揚機制。落實競賽獎勵制度,從2020年起,連續三年舉辦成都市養老服務技能競賽,授予第一名選手“成都市技術能手”稱號和“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為獲得前三名的選手分別頒發金、銀、銅牌獎章;同時,對獲得市級、省級、國家級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獎項的,按獲獎等次給予5000元到25000元不等的獎勵。落實從業獎勵制度,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養老服務人才獎勵政策,對在同一機構連續從事養老護理工作滿3年并與養老機構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派遣協議,且參加社會保險、仍從事該工作的人員一次性發放3000元從業獎勵,已累計發放200余萬元。落實崗位補貼制度,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返鄉農民工、征地拆遷家屬就業的養老機構發放崗位補助;針對2022年養老服務機構長時間封閉管理,向非事業編制的一線養老護理員發放一次性崗位補貼949萬元。落實穩崗補貼制度,2023年年初,向全市486家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2700萬元;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認定后持證書即可申領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的補貼。落實褒揚激勵制度,從2020年起,連續舉辦三屆成都市“最美養老機構院長”“十佳養老護理員”評選活動,對獲獎的優秀養老護理員開通積分落戶“直通車”;通過廣泛宣傳獲獎人員的優秀事跡,發揮榜樣作用,有效提升養老服務人才的社會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供稿: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