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心與心溝通 婚姻輔導做到點上
——福建省三明市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惠及數千家庭

時間: 2023-04-26 08:57   來源:中國社會報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王 凌

近日,一對夫妻前來福建省三明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辦理離婚。辦理手續之前,駐站社工賴木蘭巧妙地將兩人引到離婚調解室,當天值班的市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輔導員王文像往常一樣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調解。

“七年戀愛,十多年婚姻,為什么如此決絕?一旦離婚,家就散了。”“有些苦她和兩個孩子必須去承擔。”“要多為孩子考慮,讓他們用幸福的童年去治愈一生,不能讓他們用一生去治愈不幸的童年。”“我只能選擇活在當下,誰知道明年的今天我能否看到太陽升起。”……這是調解室里王文和申請離婚當事人的對話。靳平(化名)“離”意已決,王文不斷變換角度,條分縷析幫他分析離婚的利弊。

雖然王文最終沒能成功勸阻兩人申請離婚,但她幫助兩人疏解了情緒。靳平表示,即便離婚后,仍愿意與妻子柳爽(化名)友好相待。柳爽對王文說,在冷靜期她會繼續努力挽回婚姻,如果離婚了也不會心存怨念。

近五年來,三明全市的婚姻家庭輔導員已經做了2513次調解,成功率約為40%。

齊心協力建陣地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一些地方的離婚率增高,三明也未能幸免。青年人的婚戀問題日益凸顯,2022年三明市的男性初婚平均年齡達到31.26歲,女性初婚平均年齡超過28.81歲。

2019年5月,三明市民政局依托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融合多部門力量,籌集資金購買社會服務,開始著力打造“婚姻輔導、婚檢婚育、婚戀交友、婚俗改革”四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經過招投標,由三明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陽光社工”)承接婚姻輔導服務。

準備離婚的夫妻大多積怨已久,調解并非易事。三明市民政局、市婦聯、市法院、市司法局、市總工會、市關工委六部門、群團從各機關和事業單位發掘能提供婚姻家庭危機干預服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陽光社工主任蘭鈴愛也多方求賢。截至目前,調解室匯集了包括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工會干部等專業人才在內的60名輔導員,為申請離婚當事人提供調解志愿服務。

針對青年男女信息不對稱等婚戀難題,市民政局與市總工會、陽光社工聯合成立婚戀交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婚戀服務中心),通過“月老聯盟”服務模式,無償為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1000多名單身青年職工提供婚戀咨詢、婚戀交友、聯誼活動等服務。“單身青年會員通過各自單位工會填寫單身會員報名表,加蓋公章后,由單位工會統一將會員信息報送中心,這就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市民政局局長鄧秀廣說。

自愿婚檢孕檢的項目有19項,每人860元的費用由政府埋單。今年已有200多位新人進行了婚檢。“通過婚檢查出兩人患有地中海貧血,已及時進行了治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謝秀珍說。

專業細致做調解

三明市婚姻家庭輔導中心開展的婚姻家庭輔導雖說是志愿服務,但已實行工作日輪崗值班制度,由輔導員輪流到中心開展服務。一開始,把準備離婚的夫婦引導到調解室就是很大的挑戰。幾番碰壁后,賴木蘭想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包括告訴當事人幫他們看看證件帶齊了沒有、草擬的離婚協議是否符合要求等。

安撫情緒、梳理夫妻相處模式、分析利弊……翻開工作日志不難看到,輔導員在調解中的不遺余力。最多的一天,王文為六對夫婦進行了調解。“我自己也從中得到了成長。”曾在工會系統工作多年的王文說。

陽光社工為輔導員組織了法律知識培訓,以期讓咨詢服務更具專業性。同時,積極開展生日會等團建活動,增強隊伍的凝聚力。

今年年初,輔導員馬蘭英接待了一對中年夫婦,女方坦承有外遇,男方承認沉溺于賭博。“按常理說,這都不用勸解。可是看到了女士容顏中透露出善良,雙方態度平和,我決定試一試。”馬蘭英說,“我了解到這位丈夫在家里排行最小,不太有責任意識,妻子則成為家里的主力。談到最后,我發現這對夫妻還有感情,遺憾的是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于是跟他們講了一些夫妻相處之道。最后,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選擇了包容對方,沒再辦理離婚登記。能幫助到他們,我那一整天都很快樂。”

“有極個別的丈夫在調解室毆打妻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堅決拿起法律武器保護女方的權益。”謝秀珍說。

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市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共接待1933對前來申請離婚的夫妻,調解成功779對,并調解了170多對決定離婚夫妻的矛盾糾紛,為10位離婚婦女爭取了合法權益,化解9例涉及“民轉刑”隱患。此外,還線上線下累計開展幸福婚姻講座、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婚姻家庭微課堂170余場,服務上萬人次。“三明市各區縣的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也都成立了婚姻家庭輔導機構。截至今年3月底,各區縣共接待580對前去申請離婚的夫妻,調解成功43對。”市民政局副局長劉其雙說。

循循善誘促良緣

針對部分當地單身職工面臨的交友難、婚戀難問題,婚戀服務中心搭建“線上+線下”婚戀交友服務網絡,提供多元化、精準化、個性化服務。通過開展單身交友平臺信息化、智慧化建設,他們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單身人士的擇偶信息納入數據庫,通過多維度比對,幫助他們高效地婚戀交友。“最開始去各單位工會搜集信息的時候,我們還被質疑,后來我們以專業能力和誠懇的態度贏得了信任。”蘭鈴愛說。

圍繞解決單身青年群體圈子窄、生活宅、交友難等實際問題,婚戀服務中心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定期開展美食探店、戶外拓展、手工制作等特色主題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80余場,直接服務未婚青年3800余人次。

他們為牽手成功的新人舉辦集體婚禮,努力倡導婚俗新風,抵制高價彩禮。這些新人結婚生子后,婚戀服務中心的老師還會對其開展家庭建設、親子教育等方面的輔導。

年過而立的小石(化名)只有1米6出頭,但他在單位是一名技術骨干。蘭鈴愛和同事從言談、行為、發型等方面不斷提供參考意見。小石很靦腆,不愿意去參加交友活動,于是蘭鈴愛讓他先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活動。在一次活動中,小石對年齡相仿的女教師小于(化名)頗有好感,但小于并沒有留意他。蘭鈴愛穿針引線,告訴她小石收入不錯,很會做飯,沒太多應酬,婚后能顧家。漸漸地,小于動心了,和小石產生了愛的火花。在談婚論嫁時,小于的父母考慮到兒子還沒結婚,要的彩禮比較高。蘭鈴愛又出面做通了小于和家人的思想工作,使他們順利地領了結婚證。

截至目前,中心已經牽線促成252對戀人,其中25對戀人結婚組建家庭。“小石夫婦已經有了孩子。就在近日,在自然資源系統工作的小陳也發來了新生寶寶的照片,對我們表示感謝。”蘭鈴愛說:“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會追蹤研究并完善機制,以進一步提高婚戀服務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