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保障好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臨近歲末,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衣食冷暖掛在民政人的心頭。各地民政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拿出務實舉措,努力保障好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 加強主動救助, 及時解決特殊群體困難 前某從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來到烏海市務工,因疫情滯留海南區,無法負擔就餐及賓館費用。疫情防控志愿者立即將前某的情況報告海南區民政局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前某聯系,協調保供餐廳為其送餐,并給予他臨時救助。 前某獲得及時救助得益于烏海市建立的救助對象疫情防控電話抽查詢問日報告制度,要求各區民政部門通過電話訪詢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特殊群體;社區工作者、社會救助協理員發現轄區內基本生活遇到困難的群眾,要及時向困難群眾宣傳社會救助政策,協助他們申請救助,對當事人不便申請的,要第一時間將困難群眾情況報送至區民政局、各鎮(街道),確保應救盡救。 同時,烏海市建立特殊困難群眾探訪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特殊困難群體探訪工作,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生活困難低保戶、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人等群體巡查探訪,重點了解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情況,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 居住在烏海市海南區拉僧仲街道平房區的楊鐵柱老人因房子電路老化造成火災,致使家庭陷入困境。社會救助協理員在走訪中發現楊鐵柱家的困難,第一時間將情況反饋給街道工作人員。經核實后,街道給予楊鐵柱家5000元臨時救助金,解了其燃眉之急。 “通過對特殊群體開展常態化探訪,我們能及時了解困難群眾的困難及需求,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家庭或個人,第一時間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讓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烏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振蓮表示。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與困難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 壓實村(居)委會和社會救助協理員的責任,引導志愿者、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全縣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溫暖過冬情況進行逐一摸排…… 山東省昌樂縣民政局通過開展“走村入戶訪民情”活動,加強摸排,主動關注、及時了解轄區內可能會因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人員,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人員等特殊群體開展全方位、網格化摸排,了解他們的基本生活情況和過冬需求,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一些困難群眾購買防疫物資有困難,使用缺乏科學指導。為此,昌樂縣民政局投入13萬元,制作1萬個“防疫暖心包”,包內放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包外印有縣民政局、醫保局、人社局等12個單位的熱線電話,發放到困難群眾家中。 聚焦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需求,昌樂縣民政局進一步建立健全“救助+慈善”機制,從“慈善一日捐”中撥款50余萬元,為各鎮街在農村居住的困難群眾購買煤炭,并由各鎮街統一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進一步織密織牢困難群眾過冬安全網。 昌樂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玉軍表示,縣民政局將繼續通過“走千家、聯萬戶”,及時發現困難群眾“急在什么問題”“難在什么事情”“愁在什么地方”“盼著什么政策”,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夯實監護責任,確保特殊群體照料無“盲區” 對摸排出來的存在生活困難1621個家庭或個人,逐戶逐人制定救助幫扶措施或提供關愛服務;推進各類救助補助資金撥付和發放,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等資金已于12月20日前發放到位……安徽省太和縣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民生保障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通知》《關于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排查摸底的通知》等,部署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為防止疫情期間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照料幫扶出現“盲區”,太和縣民政部門進一步夯實監護責任,強化照料服務。 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太和縣民政部門督促照料服務人履行委托照料服務協議,照顧好特困人員日常生活。因疫情導致照料服務人無法提供照料服務的,及時指定其他人員做好照料服務工作。對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及時指導所在社區(村)適時開展上門探視服務,協助購買儲備生活物資,并保持溝通聯絡,必要時聯系安排相關人員或機構提供臨時監護或照料服務,確保特殊群體有人照護、有人幫扶。 據悉,對因疫情影響暫時滯留,在住宿、飲食等方面遭遇臨時困難的人員,太和縣民政部門結合“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及時予以幫扶。截至目前,為31名遇困人員及時提供了臨時住宿、飲食、御寒衣物等幫扶。 “太和縣民政部門通過主動摸排幫扶、統籌救助政策、優化救助流程、夯實監護責任等舉措,切實保障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基本生活,讓他們安心溫暖過冬過年。”太和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英明表示。 引入專業力量,特殊群體服務更精準 “我的房子不漏雨了,真是解決了我心頭的一件大事。”12月25日,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鎮故縣村特困供養對象謝某對幫助他翻建屋頂的邵武市泉州商會會長黃印宗和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黃國勇說。 謝某今年70多歲,獨居老屋。房子年久失修,漏雨嚴重。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水北鎮社工站的社工入戶探訪時發現了謝某的困難。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積極鏈接社會資源,在愛心人士近5000元的幫助下,謝某的房屋翻修了,壓在他心上的石頭也落了地。 今年以來,邵武市民政局重視因疫因災遇困群眾救助幫扶工作,聯動基層組織和發揮社工專業力量,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水北鎮龍斗村重度殘疾人羅某癱瘓在床,妻子去世,兒子智力受損,家境十分困難。就羅某的照料難題,其兒子向龍斗村尋求幫助。核實情況后,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龍斗村社工站聯系了醫養結合機構,讓羅某得到專業照顧,這不僅減輕了其兒子的負擔,也讓老人能夠安心養老。 像羅某這樣的困難重度殘疾人,大多面臨生活無法自理的難題。為此,邵武市民政局指導社工機構與醫養結合機構——邵武市康復醫院簽訂集中照護服務合約,為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服務,實現“托養一個人、解放一家人”的目標。 據悉, 入冬以來,邵武市民政局指導社工機構、社工站等專業力量,全面摸排因疫因災遇困群眾的情況,聯動村(社區)干部、社會組織、志愿者等,深入困難群眾家中了解其生活狀況,建立臺賬,及時開展救助幫扶。實施“資金+物質+服務”救助方式,加大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關愛保護力度,為困難群眾贈送“愛心防疫包”,讓因疫因災困難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溫暖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