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俊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新春將近,上海市的書法家、非遺傳人志愿者們以才藝鑄情,參與到慈善超市、婚姻登記中心等舉辦的送福送春聯慈善公益活動中,為冬日的申城增添了一抹暖色。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慈善超市: 一張“福”字傳遞善意 每筆訂單消費滿42元送“福”,捐贈3件以上物品送“福”……1月8日,靜安區江寧路916號,江寧路街道慈善超市門口的新品發布展板又上“新”了,方方正正的粉筆字一筆一畫寫出的一則“新春送福”告示,格外吸引人。這是由壹舍書法工作室與上海聚善慈善超市(又稱為“善淘”)合作的“春聯撰寫人”公益項目,已連續舉辦6年。 江寧路街道慈善超市是“善淘”在上海市民政部門指導下運營的14家店鋪之一。超市里,各類商品琳瑯滿目。這些并非一般商品,全是義捐的居民閑置物品或者企業庫存,經由慈善超市接收、處理,再以市場價3—7折的優惠價銷售出去。所得款項除了維持團隊運營,其余用于開展公益項目,幫助困難群眾。 “在這里,居民可以捐贈、可以購買,也可以做志愿者。”“善淘”負責人余詩瑤介紹:“像‘春聯撰寫人’項目的書法家們也是志愿者,他們通過捐贈自己的才藝參與公益慈善。往年疫情不太嚴重時,他們來現場和居民一起寫春聯,同時捐贈書寫的春聯和福字。今年,書法家們提前準備,將寫好的春聯和福字交給我們,再由我們采取捐物換領的形式送給周邊居民,把新年祝福傳遞給社會大眾。” “書法家是才藝捐贈,我們鼓勵居民捐出閑置物品,滿3件可領取春聯或福字,這是物品捐贈。”余詩瑤認為,“春聯撰寫人”項目不在于捐贈數量多少,其意義在于,這是一群人影響和帶動另外一群人共同加入公益的愛心傳遞。近年來,在參與的居民中,有老年人,也有帶孩子來的年輕父母,還有外國人,他們通過活動了解中國文化。 記者了解到,“善淘”每年開展的公益項目有200多項,“春聯撰寫人”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閑置物品藝術改造工作坊”“兒童通識教育活動”“急救公益培訓”等。“善淘”還在石門二路街道慈善超市志愿者自運營基礎上,設立了“家園基金”,這是“善淘”第一支社區公益微基金,一方面用于上海社區公益項目,另一方面用于所在街道對口援建項目。 楊浦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 翰墨飄香情暖新人 一張張紅紅火火的“福”字、一副副寓意團圓和美的春聯……1月9日,楊浦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的結婚登記大廳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熱熱鬧鬧的新春元素裝點了新人們美麗的心情。這是該中心舉辦的“翰墨飄香迎新春,情暖新人進新家”送福送春聯公益主題活動。 “這項公益活動自2020年起每年開展一次。3年來,每年臨近春節,我們選擇預約結婚登記新人人數較多的一天,為他們送福送春聯。”楊浦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主任吳悅新認為,“婚姻登記+送福送春聯”的形式很有意義,“春節前寫春聯、送祝福是中國人的傳統風俗,結婚登記對喜結良緣的新人而言充滿喜慶,我們將二者結合起來,祝福新人和和美美幸福有愛。” 活動當天,書法家揮毫潑墨,為新人們寫就專屬的祝福;非遺傳人用靈巧的雙手瞬間變幻出精美的窗花。新人們興致勃勃地參與進來,有的還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創作,現場氛圍其樂融融。活動現場,中心還通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楊浦區代表處開展了慈善募捐活動。新人們在“小善大愛”楊浦區日常幫困項目的展板前駐足觀看,了解慈善理念,感悟公益服務,還紛紛掃描二維碼獻愛心。 “今天的領證讓人印象深刻,不僅收獲了美好祝福,還通過慈善捐贈把愛和幸福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有意義。”新人們說。據統計,當天,共有69對新人到楊浦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進行結婚登記。 愛心無界限,連接你我他。冬日暖陽里,小小的春聯、福字傳遞的祝福讓人暖心,慈善公益播撒的種子引導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