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共同發布了《關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的決定》,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5項教育教學成果分獲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生命文化學院何振鋒教學團隊申報的《守護尊嚴、啟迪生命:殯葬專業“五位一體”的文化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榮獲北京市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該項獲獎教學成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死哲學,深挖生命價值與生命意義內涵,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殯葬行業的特殊性,形成了尊重生命的生死文化、扇枕溫席的孝道文化、推恩及人的感恩文化、朋輩支持的友善文化、服務社會的仁愛文化“五位一體”的文化育人理念,有效解決殯葬專業學生文化育人路徑不暢通、專業認同感與職業認同感不高、素質養成與技術技能培養“兩張皮”等問題。成果通過將育人理念融入教學過程、學生活動、生命教育,強化文化育人的系統性,促進殯葬職業文化有機融入殯葬專業教育教學之中,注重學生的整體教育和全面發展。成果在全國殯葬專業院校和幾十家殯葬服務機構應用,對殯葬教育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提升殯葬服務質量,促進了“逝有所安”的民生事業發展。該項獲獎教學成果是學院長期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下一步,學院將進一步加大獲獎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力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專業群整體布局,推動民政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民政行業輸送更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老年福祉學院屠其雷教學團隊申報的《養老服務緊缺人才職前職后“五維一體”育訓協同模式探索與實踐》榮獲一等獎,該成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統籌“政校企行”康養資源,對接產業鏈、創新鏈,構建了“多元融合育訓平臺、創新團隊育訓師資、崗課賽證育訓資源、職業評價育訓標準、智醫康養育訓環境”“五維一體”育訓協同模式,形成了多元融合機制,在人才培養、標準制訂、資源共享、技能等級評價、社會服務等多方面引領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促進了養老服務崇德尚善理念與愛老孝老敬老文化的傳播,破解了養老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專業認知度不高、獲得感低的行業難題,更好地適應養老服務業創新發展。 此外,學院鄒文開教學團隊的教學成果《“一主線、三融合、三階段” 仁愛教育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劉永強教學團隊的教學成果《創新校園體育精神 構建“體教融合、體職融合”的體育課程新體系》、康復工程學院李高峰教學團隊的教學成果《服務康養產業升級,打造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專業建設高地》獲得二等獎。 北京市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的教育教學成果獎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在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過程中,學院高度重視,教務處帶領相關教學團隊認真凝練改革成果、突出特色成效,凸顯了學院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教學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與進步。下一步,學院將認真總結經驗,持續完善提高,推進成果轉化、推廣和應用,切實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不斷培養和造就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民政領域高素質人才,積極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2021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 序號 成果名稱 成果完成者 獎項 1 守護尊嚴、啟迪生命:殯葬專業“五位一體”的文化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 何振鋒 張麗麗 鄒文開 錢光勝 劉 鋒 李建華 李占影 曹麗娟 特等獎 2 養老服務緊缺人才職前職后“五維一體”育訓協同模式探索與實踐 屠其雷 熊寶林 皮微云 王 偉 曹雅娟 楊根來 周世強 一等獎 3 “一主線、三融合、三階段” 仁愛教育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 鄒文開 王慧先 曹雅娟 黃立鵬 栗演兵 二等獎 4 創新校園體育精神 構建“體教融合、體職融合”的體育課程新體系 劉永強 李 楠 劉俊敏 黃 帥 劉 倩 二等獎 5 服務康養產業升級,打造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專業建設高地 李高峰 張曉龍 魏晨婧 賴 卿 肖天驕 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