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內蒙古:以高品質民政服務托起群眾“穩穩的幸?!?/h3>
時間: 2024-05-17 09:11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民政部門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廣泛,民政工作件件關乎民生,事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內蒙古民政系統聚力打造“服務民政”,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兜好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一是在服務困難群眾上做到精準精細。持續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精準落實溫暖工程,指導烏蘭察布市、赤峰市、興安盟、通遼市穩步提高農村牧區低保標準,提高兜底保障效果。按時足額發放救助保障資金,已下撥2024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6.14億元。目前,全區共保障低保對象157.1萬人,特困供養人員9.85萬人。今年累計實施臨時救助4.92萬人次,支出資金8589.4萬元,累計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9669.8萬元,惠及困難群眾168.4萬人;共為33.8萬名困難殘疾人、30.7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2.04億元。提升精準救助水平,經自治區政府同意,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具體措施,推動基本生活、專項救助、急難救助制度系統集成、服務協同高效。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將192.6萬名低收入人口納入監測范圍。提升救助服務質效,打造“大愛北疆 ‘救’在身邊”救助服務品牌,持續開展“提能爭優、實干惠民”行動、“比武大練兵”活動,提升基層經辦服務能力。推廣運用“內蒙古救助通”,建設全國慈善組織參與救急難信息對接服務平臺,首批500萬元社會捐贈資金對接醫療救助需求項目在烏蘭察布啟動,困難群眾救助需求與公益慈善力量精準對接效率進一步提高。

二是在服務“一老一小”上做到貼心暖心。加快推動老齡事業和基本養老服務發展,加強兒童福利保障,讓老人安享晚年,兒童樂享童年。健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質、機構養老服務升級、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擴面、養老服務綜合保障強基4項工程,拓展提升城市“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功能,全區已建成1685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萬余張家庭養老床位、4.68萬張護理型床位。開展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目前全區共有老年助餐點629個,正在朝著全年新增1200個目標開展工作。抓緊抓實農村養老服務民生實事,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蘇木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415個,村級養老服務站(含農村互助幸福院)4910個;年內將建設蘇木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70個、村級養老服務站1500個、幸福院功能拓展200個。持續加強兒童福利保障,聚力打造“大愛北疆 ‘童’享未來”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品牌,深入實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持續實施“娜荷芽”、“添翼計劃”等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全年計劃新建改建7個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6916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得到呵護關愛。扎實開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指導全區各地推進數字兒童福利院、特教機構建設,夯實兒童福利機構“養治教康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基礎。

三是在服務公共供給上做到高質高效。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堅持以改革創新思維疏堵點、破難點,推動公共服務提質增效?;樗赘母锿粕钭鰧?,3個國家級改革試點成效明顯,涌現出赤峰市紅山區“1314”工程等一批示范典型。全區各地建成公園式婚姻登記機關11個,打造婚俗文化廊(墻)、婚姻文化館(廳)8個。積極探索施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辦”等服務聯辦模式,實現婚姻登記“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今年一季度全區共辦理內地居民婚姻登記3.8萬對,其中“跨省通辦”0.69萬對。深化“互聯網+民政服務”,加快實施“數字民政”項目,扶殘助困、公民婚育、公民身后等“一件事一次辦”實現線上線下融合辦理,民政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區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審批結果實現網上關聯,“一網通辦”服務事項不斷拓展,電子證照應用推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婚姻登記、低保特困申請等政務服務實現免證辦。

四是在服務社會治理上做到互促互進。激活釋放社會組織、慈善事業、地名文化參與社會治理活力,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社會組織助力社會治理,加快推進自治區社會組織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強化京蒙社會組織人才合作基地服務功能,加強社工站培育孵化服務社會組織作用,目前全區登記注冊社會組織1.7萬余個,其中社區社會組織6139個。引導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組織開展全區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激勵扶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動員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精準招商、區域合作等自治區重大戰略,在助力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中發揮優勢、展現作為。持續開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累計認領幫扶項目1100個,提供幫扶資金3.16億元。促進慈善事業融入社會治理,聚力打造“大愛北疆 向善而行”慈善品牌,啟動“護燕”助學、“老年安康工程”、“內蒙古全民健康科技發展專項基金”等公益項目。持續推進社工站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推動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關愛保護、社會組織孵化服務等向社工站延伸,整合運用各類公益慈善資源,提升民政服務效能。提升地名文化賦能社會治理,深入開展“鄉村著名行動”,持續開展“走進行政區劃 弘揚歷史文化”宣傳活動,審核報送國家地名信息1800余條,為群眾出行、電商送遞、文旅導航提供更多便利。(根據內蒙古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