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河南省高度重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街道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要布局,納入城市更新和完整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民政部對老年助餐工作制定方案、召開安排部署會議后,河南省著力推進,上下聯動,省級總體安排部署,鼓勵基層創新模式,著力打造方便可及、安全可靠、價格優惠、服務可持續的老年助餐服務模式。截至4月底,全省已建成各類老年助餐服務設施2051個,其中,老年食堂877個、老年餐桌518個、老年助餐點656個,老年人認可度、滿意度較高,老年助餐服務發展態勢良好。
堅持科學指導,強化頂層設計。河南省將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各省轄市也均將其納入重點民生實事和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省民政廳積極發揮牽頭作用,會同11個相關責任單位研究制定了“1+3”的老年助餐服務指導意見,即《河南省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和《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指引(試行)》、《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務規范》、《河南省老年助餐服務質量監管工作指引》。3月份,省民政廳會同相關部門在焦作市召開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推進會,組織實地觀摩,圍繞“1+3”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開展工作較早的地方相互交流了經驗,使這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堅持適度合理,明確目標任務。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則,研究確定“一年做示范、三年見成效、五年全覆蓋”的發展目標,對今年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的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提出了量化目標。到今年底,實現老年助餐服務覆蓋全省40%的城鎮社區和10%的行政村,每個街道(鄉鎮)都有1個能夠提供配餐服務的老年食堂,全省將建成7300個以上老年助餐場所。在已建成7334個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設施基礎上,作出合理測算,提出今后四年定性發展目標,根據每年實際情況再予調整。保證邊推進邊總結,避免走彎路,減少試錯成本,穩步形成符合河南實際、相對穩定的發展路徑。
堅持把握節奏,分步有序實施。方案中明確宣傳發動、排查摸底、合理布點、分類建設、組織運營和持續實施6個階段,將排查摸底作為重要基礎,摸清老年人需求、服務設施基礎、運營主體意愿,對定價成本進行合理測算,保證起步平穩。在實施主體上,鼓勵以養老服務運營企業、餐飲企業為主,鼓勵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配餐送餐的中央廚房、配送平臺、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農村以轉型的區域養老中心為今年實施重點。目前,已建成2051個老年助餐服務設施,養老設施中設置老年助餐點的約占50%;356個餐飲企業的889個餐飲服務場所直接提供老年助餐服務,占比43.3%;8個省轄市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參與服務,14個省轄市有中央廚房提供配送餐服務。農村已轉型的279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多數均設置了老年助餐點。
堅持按效獎補,倡導有償服務。在優惠扶持上,河南省確定的原則是省級補改擴建,市縣財政補綜合性獎補和就餐、送餐補貼。省財政按照城市老年食堂、老年餐桌和老年助餐點每個10萬元、5萬元和3萬元的標準,農村老年食堂(老年餐桌)和老年助餐點每個5萬元和3萬元的財力算賬標準,已下達補助資金1.86億元,還將利用彩票公益金給予適當補貼,保證市、縣兩級在設施改擴建上少花錢。市級多數按照服務機構服務老年人次、價格、質量和社會滿意度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發放綜合性獎補,如平頂山對20家運營評價好的企業每家年補助10萬元,多數市對每個運營點給予1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運營補貼。就餐和送餐補貼多數規定由縣級財政確定標準,集中解決失能、高齡、獨居等困難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對于非重點、非基本的助餐需求,絕大多數由企業自行以折扣方式給予適當優惠,通過引流其他人群以市場化方式達到收支平衡。河南省還提出了務實管用、可操作、可執行的優惠措施,比如,針對一些餐飲企業舉辦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不具備表計條件的,按照定量定比原則確定老年助餐服務的水、電、氣、熱用量。洛陽等市為養老運營機構配備公益性崗位,降低機構運營成本,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工作。
堅持因地制宜,尊重基層實踐。在推進農村老年助餐服務過程中,堅持不搞“一刀切”,區別地區經濟差別、尊重基層探索創新,鼓勵在籌資機制、服務模式、優惠方式等方面由地方自行確定。如,信陽利用閑置公交車開設“幸福大巴”,解決沒有養老設施點的小區居民助餐問題;漯河打造了公辦國營連鎖的“幸福食堂”;洛陽、信陽等6個市成立國有康養產業平臺公司,直接參與助餐服務工作;鄭州市大型餐飲企業思念集團利用集團旗下平臺參與老年營養餐研發和配送;武陟、蘭考、汝南、郟縣等地農村地區充分發揮慈善助力養老作用,建立“個人掏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助餐籌資機制等。(根據河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