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全面了解掌握全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現狀,梳理各地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破解未保工作中的難點、堵點,近日,由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省未保辦常務副主任蘇磊紅帶隊,省委網信辦、省衛生健康委等省未保辦成員單位組成聯合工作組,對海北州、海南州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督導調研,并對積極申報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示范創建的地區組織了考評考核。從調研和考核總體情況來看,各地建立健全了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制度,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位一體”的保護體系基本形成,織密織牢了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愛保護網。 領導重視有力度。州縣兩級領導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及時搭建未保領導機制,制發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點、職責任務、工作措施,為未保工作全面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門源縣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未保領導小組,開創了我省縣級未保機構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成員單位“一把手”參與的領導機制;鄉鎮建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未成年人保護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架構為抓手,上下貫通的未保責任體系。共和縣將未保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和考核機制,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親自督導未保工作,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加大財政投入和經費支持,以制度創新、政策傾斜、措施加力、服務拓展等辦法,推動未保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落實工作有內容。各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帶關鍵、黨建帶全面、黨建帶重點的方法,著力突破未保工作重點難點,改善薄弱環節。門源縣開展“書記縣長話未保”“民政局長話未保”“檢察官話未保”“校長話未保”等系列宣傳,并將未保宣傳推送到人民網、央廣網、中國推介、青海政務等平臺,著力提升群眾對未保工作的知曉度;充分運用“兒童守護行動—兒童主任能力提升試點項目”,發揮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作用,為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提供精準關愛;檢察機關開展“未”你護航行動,檢察長、副檢察長擔任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定期開展法制宣傳;公安、市場監管和煙草部門聯合清理校園及周邊食品和煙酒銷售,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共和縣強化法治宣教服務,打造未檢辦案區,建成“法潤·格桑”和“佩嶸姐姐”工作室,創立首個“檢察+社區+未成年人”網格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站,結合民族地區配齊“檢察官+檢查輔助人員+書記員”的雙語未檢辦案團隊。婦聯部門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評選表揚先進典型家庭,樹立了家庭保護的樣板。興海縣在各學校設立“模擬法庭”,開展“模擬審案”、以案釋法等教學,筑牢未成年人保護“防火墻”。 服務工作有溫度。各地民政部門作為未保工作的牽頭單位,始終將未保和民政保障形成“一盤棋”共同發力,在思想上“真”重視、行動上“真”作為、力量上“真”保障、福利上“真”關心。海南州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村(居)委會等現有資源,實現56個社區和426個村委會“兒童之家”陣地建設全覆蓋。共和縣積極推進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項目和兒童保護中心附屬設施建設項目,為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優質的關愛服務和臨時監護場所。門源、興海縣實施兒童守護行動,12345熱線專席及時回復和化解矛盾糾紛,構建了“家長+兒童+社會”的兒童保護安全網。 疫情防控保底線。各地兒童福利機構堅決貫徹落實近期民政部和省民政廳召開的系列疫情防控會議精神,嚴格落實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兩個指南(2022年1月版),加強對出入口物資運輸、外買、快遞、食品采購的消殺管理,全面實施封閉式管理措施,落實每周兩次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日報告”、新冠疫情感染“零報告”制度,牢牢守住了兒童福利領域“零感染”底線。省民政廳派出專項工作組和示范創建考核組,對市(州)級福利機構督導檢查全覆蓋,市(州)級民政部門對轄區兒童福利機構督導檢查全覆蓋。 下一步,省未保辦將進一步指導各地爭取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創建力度,以此次考核為動力,認真對標對表找差距,落實指標和目標任務,積極創新工作方法,打造特色亮點,結合本地實際拿出舉措,以工作創新、服務拓寬等措施,在未成年人獲得感提升、幸福感提高、安全感加強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總結經驗,夯實基礎,做好迎接全國未成年人示范創建的考核驗收。省未保辦對具有示范引領、典型帶路、輻射帶動作用的地區,推薦全國未成年人示范創建區縣命名表彰,推動我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根據青海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