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5日全國第三個“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民政部召開慈善組織工作經驗交流會,總結發展經驗,聽取意見建議,引導慈善組織在新時代更好地發揮作用。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黃樹賢出席會議并講話,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詹成付主持會議。
黃樹賢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慈善工作取得巨大進展和突出成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慈善法》和有關配套政策相繼出臺,激勵促進措施日益完善,慈善文化不斷普及,慈善事業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2017年的全國社會捐贈達到755.3億元,2018年上半年的網上捐贈和慈善參與達到35.7億人次。截至2018年9月5日,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4774個,其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1293個。慈善組織累積的慈善資產超過1400億元,年募集社會捐贈額超過500億元,年公益慈善支出超過450億元。2016年和2017年,民政部登記的206個基金會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累計投入48.13億元。廣大慈善組織在服務困難群眾、弘揚德行善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中表現突出。
黃樹賢指出,進入新時代,慈善事業有了發揮更大作用的廣闊舞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慈善法律制度的健全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深度貧困人口、城鄉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口、農村留守兒童、殘疾人、老年人等各類群體都需要慈善事業進一步發揮作用。
黃樹賢對慈善組織在新時代發揮更大作用提出要求。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導慈善活動。要堅持面向群眾、服務大局,為脫貧攻堅、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發揮更大作用。要堅持依法辦事,貫徹執行好《慈善法》,強化公開透明,確保依法規范。要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黨的工作,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內部治理水平。
24家慈善組織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湖北省慈善總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圍繞扶貧攻堅、網絡慈善、內部治理、信息公開四個方面分別介紹了經驗。民政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