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民政部發布《關于表彰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的決定》(民發〔2018〕120號),授予成鳳桂等28人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等49個慈善項目(慈善信托)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項目(慈善信托),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7個企業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捐贈企業,曹德旺等16人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捐贈個人。
“中華慈善獎”獲得者中,有無私奉獻的慈善楷模,他們扎根基層、孜孜行善,為慈善樹立標桿;有專業高效的慈善項目(慈善信托),他們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為慈善探索道路;有回饋社會的捐贈企業,他們博施濟眾、履職盡責,為慈善提供支持;有不忘初心的捐贈個人,他們牢記使命、扶危濟弱,為慈善貢獻力量。他們的慈心善舉傳承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弘揚了守望相助的慈善文化,為營造慈善氛圍、匯聚慈善資源、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示范和引領作用,作出了卓越貢獻,值得全社會學習。
本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自2017年9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有關部門(單位)推薦、資料初審、評委會辦公室會議審核、評委會審評、網絡投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民政部部長辦公會審議、社會公示等程序,歷時一年時間完成。
本屆“中華慈善獎”評選依據新修訂的評選表彰辦法開展,評選規則更加科學、嚴謹,評選過程更加規范、透明,表彰對象和事跡緊扣新時代新要求,對弘揚慈善精神、鼓勵全社會積極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具體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響應新時代新要求,修訂完善評選表彰辦法。2017年8月29日,民政部公布了新修訂的《“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辦法》,不再允許單位和個人自薦,只接受各省級民政部門和有關部級單位的推薦,增強了評選工作的嚴肅性和規范性。同時為適應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本屆“中華慈善獎”增加了表彰名額。
二是樹立大局意識,重點表彰扶貧濟困領域的慈善典型。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本屆“中華慈善獎”重點表彰在扶貧濟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通過表彰先進、培樹典型,號召更多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扶貧濟困事業,匯聚社會資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三是規范操作,嚴格把關。評委會及其辦公室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貫徹落實全面從嚴要求,切實做到依規評選,嚴格把關,寧缺毋濫。如在初步審核申報材料的過程中,評委會辦公室對捐贈金額與捐贈票據等證明材料不符的情況,請省級民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相關申報材料進行了重新核查,提出相應處理意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再如征求意見環節,本屆“中華慈善獎”評選共進行兩輪征求意見,先后征求了17個相關部門意見。
四是加強宣傳,大力弘揚慈善先進典型。結合“中華慈善日”,民政部扎實推進慈善系列宣傳活動,擬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作,啟動以LOGO為核心的慈善視覺識別系統(VIS)的公開征集活動,將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與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慈善視覺識別系統公開征集活動、各地“慈善日”特色活動等有機結合,形成合力,大力宣傳“中華慈善獎”獲得者的愛心善舉,講好新時代慈善故事,共同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慈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