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為做好民政部門貫徹落實工作,民政部近日印發《民政部關于貫徹落實<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的通知》(民發〔2017〕125號),專門進行工作部署。
通知指出,《條例》首次從立法層面對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作出了系統性規范,特別突出了對重度殘疾人、貧困殘疾人和殘疾兒童的保障。貫徹落實《條例》,履行民政部門在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方面的職責,對于依法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更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從5個方面落實相關職責任務。一是加強殘疾預防工作,提高防災救災水平,加強民政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和排查整治,努力減少自然災害致殘和傷害致殘。二是提升康復服務能力,配合有關部門和殘聯組織建立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根據職責強化對康復機構的監督管理,提升兒童福利機構和養老院康復功能,加強社區康復工作。三是擴大康復輔具應用,協調推進康復輔具研發和生產,完善配置服務網絡,推動民政直屬康復輔具機構建設和發展,普及殘疾人急需的康復輔具,協調落實康復輔具支付保障制度,開展康復輔具租賃和回收再利用服務。四是落實和完善社會救助、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兒童康復等相關保障制度,繼續推進“明天計劃”。五是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鼓勵支持捐助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事業,引導助殘社會組織健康有序規范發展,積極培養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眾服務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繼續實施“??倒こ獭钡裙嫘钥祻晚椖俊?/p>
通知強調,各級民政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認真履行殘工委成員單位職責,密切同其他成員單位溝通協作,形成貫徹落實《條例》的工作合力。要抓好學習宣傳,通過多種方式逐級組織深入學習《條例》,會同有關部門廣泛宣傳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的知識、政策和措施。要促進信息共享,根據相關規范推進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對補貼發放信息的記錄監測、統計分析和動態管理,加快推進殘疾人的社會救助、兩項補貼發放等信息同衛生計生、教育等部門和殘聯組織的信息共享。
據悉,為推動部本級貫徹落實《條例》工作,民政部還印發了部內分工方案,明確了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的職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