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詹成付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偉大精神的發展史、傳承史。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全面系統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譜系,深刻揭示了偉大精神的主要特點、深刻內涵,要求全黨同志時時對照檢查、立行立改,為我們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更好學習踐行偉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我們黨寶貴精神財富的科學總結和系統梳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實踐,對蘊含其中的偉大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描繪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圖譜。《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這一偉大精神圖譜的集中反映。在書中收錄的40篇文稿中,直接涉及偉大精神的文稿有24篇。習近平總書記從多角度闡述了偉大精神,全面系統地呈現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精神圖譜。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闡述不僅系統全面,而且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完善黨的精神譜系。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另外,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脫貧攻堅精神,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增添了新的內容。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有著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血脈之中的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的豐厚滋養。在新征程上,我們要把黨的偉大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并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二、跨越時空、永不過時哲理的生動揭示和深刻體現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形態豐富多彩,產生于不同時期的精神具有不同時期的時代特點和印記,同時又都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仰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使得黨的偉大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不過時。
信仰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信念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靈魂和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立身、處世、干事的精神支柱。”在中央蘇區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念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今天,像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在繼續,我們正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艱巨考驗。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退縮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為民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我們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戰爭、趕走日本侵略者,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是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這就告訴我們,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既堅守高遠的理想信念、純潔的為民服務宗旨,又腳踏實地,具有鮮明的現實指向。歷史表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面對日新月異的國內外形勢,面對我們肩負的繁重任務,一切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都是行不通的。”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及時發現和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決策中的失誤、工作中的缺點,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我們黨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國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艱苦奮斗精神永遠不能丟,丟了就會腐化墮落。今天,我們強調艱苦奮斗,不是要求黨員、干部像當年那樣過‘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艱苦奮斗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國立黨的根基,也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的根基。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方面實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但我們決不能丟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傳家寶。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好應對各種艱難困苦局面的準備,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
犧牲奉獻。犧牲奉獻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基本品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治集團都沒有能夠做到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無怨無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和奉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井岡山精神時指出,“井岡山時期,近五萬名革命烈士獻出寶貴生命”;在闡述偉大長征精神時指出,“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長征這條紅飄帶,是無數紅軍的鮮血染成的”;在闡述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時指出,“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在闡述脫貧攻堅精神時指出,“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可以說,我們黨就是靠著千千萬萬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先進分子無私奉獻,才贏得了一場場艱苦卓絕的斗爭。
三、立行立改,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偉大精神的重要論述,關鍵在于立行立改,擔負起黨在新時代的崇高歷史使命。
永葆初心使命。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干涸枯萎。我們黨查處的那些腐敗分子,之所以跌入違紀違法的陷阱,從根本上講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經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發揚斗爭精神。我們要清醒看到,在長期執政中,少數黨員干部中出現了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態。有的覺得現在已經可以好好喘口氣、歇歇腳,做做安穩官、太平官了;有的覺得船到碼頭車到站,不思進取、庸政懶政混日子;有的為個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擔當,貪圖名利、享受;有的習慣當“傳聲筒”“中轉站”,遇到困難繞著走、碰到難題往上交,缺乏攻堅克難的銳氣和斗志。這些現象與黨的偉大精神不相符合,也與黨的偉大事業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不相符合。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同志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全黨必須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勇于自我革命。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產黨員的黨性也不是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的。特別是在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能夠自我革命的先進政黨。面向未來,我們要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堅決克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現象,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