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關于“大力表彰先進城鄉社區組織和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要求,展示城鄉社區工作者擔當作為的良好精神風貌,中央宣傳部、民政部決定共同開展“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宣傳推選活動。按照優中選優、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城鄉社區治理改革創新成果的原則,遴選了10名“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候選人。現將候選人及先進事跡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對公示對象有異議,可來電反映,反映情況必須實事求是,明確具體,應告知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對線索不清的匿名電話,公示期間不予受理。本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從2021年2月22日至2月26日。
監督電話:010-58123193 58123061
附:“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10名候選人及先進事跡介紹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10名候選人及
先進事跡介紹
繩桂玲
繩桂玲,女,漢族,197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吉祥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社區服務站站長。
繩桂玲不斷創新社區工作方法,傾心盡力為社區居民服務。她打造“移動辦公桌”、“書記信箱”、“民意聯絡微信群”,傾聽居民心聲,解決民生難題;她總結“五微五融”工作法,從居民身邊的小事入手,吸引居民參與,凝聚各方力量;她推動“綠地認領”自管模式,以契約化管理發動居民共同推進美麗社區建設;她倡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發動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破解社區生活垃圾分類難題;疫情防控期間,她積極推進“122工作法”,構筑起社區聯防聯控堅強防線。
繩桂玲曾獲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北京市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
劉 娟
劉娟,女,滿族,196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靈山街道靈西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扎根社區23年,劉娟始終堅守“社區無小事,事事都為民”的工作理念,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經過她的反復協調、積極爭取,社區供暖達標了,居民繳費方便了,老樓居民都用上煤氣了。她推行“錯時、預約、代辦、親情、上門”五種服務,建立網格微信群,讓社區居民隨時可以找到社區,不出社區就可以辦理政務事務、享受各種便民利民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劉娟廣泛發動社區居民,筑牢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她引導社區居民自發創作的“靈西小提示”、“靈西加油”三句半等26個抗疫“群眾作品”,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廣為傳播的“正能量”。
劉娟2017年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曾獲全國婦聯系統勞動模范、“遼寧好人·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
竇乃興
竇乃興,男,漢族,195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自1986年以來,竇乃興帶領村“兩委”始終堅持“依托城區、多業并舉、以企強村、以菜富民”的工作方針,將一個近7000村民的經濟發展滯后村,建成了城鄉融合、和諧穩定的富裕村,并帶動附近2個鄉鎮各村蔬菜產業發展。他在村居合并和“強村帶弱村”等工作中敢于擔當,積極推動遺留問題解決,扭轉軟弱渙散局面;30多年來記錄民情日記40余本;建成省級村檔案室,利用檔案調處矛盾糾紛;每年對全村65周歲以上老人發放45萬元生活補貼,對殘疾特困戶在建房、合作醫療等方面給予補貼;組建村老年藝術團、民樂隊等,每年演出50多場,豐富農村社區文化生活。
竇乃興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華 磊
華磊,女,漢族,198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區黨總支書記。
華磊曾經是上海武警總隊的一名世博女兵,在世博會的舞臺上奉獻力量。退役之后,她扎根社區,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在社區大家庭中綻放青春。她建立“黨建知識學習園”,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微管理、微黨課、微幫扶的“三微活動”。她支持建立10多個社區社會組織,讓更多的居民在社區都能找到組織參加活動。她搭建英語沙龍、社區晚會等活動平臺,吸引社區居民自己組織活動,增強交流互動,營造鄰里和諧氛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創新“預摸排+全閉環管理”、“事先報備+進出審核”等一系列工作方法,守住了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
華磊曾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提名獎、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稱號。
林麗娜
林麗娜,女,漢族,1960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石獅市湖濱街道玉湖社區居民委員會副主任、社區工會主席。
1993年走上社區工作崗位以來,林麗娜把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傾注在工作中。她牽頭成立“石獅市陽光太太親善志愿者服務隊”,組織近300名“有愛心、樂奉獻”的女性組成志愿服務隊,打造“陽光暖老人、陽光護家庭、陽光進校園、陽光照他鄉、陽光伴我行、陽光映軍營”等六大志愿服務項目,15年來共發動社會捐資1500多萬元,平均每年開展愛心活動50多次。作為社區工會主席,她持續推動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家屬的權益維護、困難幫扶和社區融入工作,讓他們把石獅當成“第二故鄉”。疫情防控斗爭期間,她多方聯系慈善愛心資源,提供防疫物資保障、心理健康援助、生活服務供給等支持,極大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林麗娜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裴春亮
裴春亮,男,漢族,197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2005年,在外打拼20年、已成為小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裴春亮,毅然回到家鄉,15年如一日,帶領鄉親們脫貧奔小康。他自掏腰包,讓全村老百姓住進了功能齊全、整潔美觀的新居。他率領黨員群眾打深井、建水庫、修水渠,讓鄉親們告別“望天收”,喝上干凈水。他動員鄉親們拆除老村復墾土地,成立蔬菜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高效農業。他把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為年人均收入超過20000元的“富裕村”。裴寨村富起來后,裴春亮整合資源創建春江集團,帶動周邊村莊發展紅薯產業、服裝產業和紅色文化旅游業,帶領更多貧困人口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裴春亮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先后當選為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楊 寧
楊寧,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十年前,大學畢業的楊寧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大學生村官。兩屆6年的大學生村官任期結束后,楊寧依然選擇繼續留在最基層一線,通過村“兩委”換屆選舉,成為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她帶領江門村94戶326人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降到0。她創辦“苗阿嫂”合作社,通過合作社銷售農產品,戶均增收3200多元。她帶領農村創業青年成立“苗村倌”農產品電商服務中心,三年來銷售大苗山農戶特色農產品900多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貢獻了青春智慧和力量。她關心關愛留守人員,積極為困難留守老人申請低保,為留守兒童開展輔導學習或心理疏導,撐起了一個溫暖的“留守兒童之家”。
楊寧曾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余紹容
余紹容,女,羌族,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余紹容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時代的追夢人,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不遺余力。在“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中,她舍身忘死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冒著生命危險帶領全村500余人安全撤離,帶頭拆掉自家房屋支持災后重建工作。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路上,她心懷大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2016年全村脫貧出列,因地制宜發展枇杷、黃連等特色產業,計劃修建黃連康養勝地,用“苦黃連”換來“甜日子”。在疫情防控和鄉村治理中,她不辭辛勞當好“人民代表”,深入基層調研,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建議和意見,針對實際情況提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議案和工作建議。
余紹容2018年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全國婦聯系統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
寧啟水
寧啟水,男,漢族,196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南寬坪鎮安家門村黨支部副書記。
寧啟水帶領全村394戶貧困戶2019年實現全村脫貧出列。實施易地搬遷92戶,危房改造22戶;帶領村民種植中藥材1700畝,養殖土雞、土豬25000只(頭);硬化組道13.2公里,實現安全飲水、電力入戶全覆蓋,新建通訊基站、便民橋、標準化衛生室、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設施,實施綠化亮化15公里,民居環境改造120戶;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入股資金80萬元養中華蜂100箱,年分紅7萬多元。他在19年的時間里,憑著一雙腿往返10多萬公里山路,為山里老人背負運送8余噸物資,用壞了10只背簍,穿破了150雙草鞋。他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臘月二十九冒雪上門為村民搶修電路時摔成腿部骨折,山洪暴發期間翻山越嶺排查記錄險情災情,為山區留守老人和兒童免費捎帶生活必需品,得到當地百姓的交口稱贊。
寧啟水2018年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
張麗萍
張麗萍,女,回族,198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85后”的張麗萍已在社區工作16年,她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奉獻在平凡的社區崗位,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了各族群眾的心坎上。她帶領社區“兩委”成員,開展“雁陣1465行動”,打造“大黨建、大聯盟、大治理、大服務”的社區治理格局。以“金色陽光、七彩家園”為主題創新工作載體,升級改造社區服務陣地,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她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群眾的事同群眾商量,大家的事讓大家參與,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她多方協調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發動居民共同參與改造工程,推動社區“舊貌換新顏”。她總結形成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四部曲”工作法,讓和諧家園遍開民族團結之花,金花園社區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張麗萍曾獲寧夏回族自治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